中国人喜欢吃炒菜,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万物皆可炒了。
从炒楼、炒股、炒币、炒基,到炒鞋、炒熊,多少人因一个”炒“字而发家致富,三代不愁。又有多少人被割了韭菜,负债累累。
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炒呢?房子是用来住的,股市,基市应该利用金融知识,合理投资。
那么鞋不应该是用来穿的,美观且实用就好吗?熊就更加离谱,一个潮品摆件,动辄十几万人名币,我真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打造的?
就是这样一只积木熊,它的发售价是元。但是最终放到平台上的交易价格成了元。价格在短短2年,涨了15倍。
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炒”,这个字背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最根本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表面成熟,内心还是缺乏自己的判断,不够成熟。
01巨大的利益链,人们为了挣快钱
无论是鞋还是熊,限量发售的背后,蕴藏了一个真理:物以稀为贵。
从古至今,凡事稀有的一定的可贵的,天山雪莲,人参鹿茸,稀缺而又好用,所以价值连城。
但是鞋和熊,不管是用什么材料,有多精密的工艺,有多么令人赞叹的设计理念,无论怎样也没有如此好用吧。
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而限量生产,这本也无可厚非,想生产多少,商家说了算。
但是这给一部分投机商带来了机会,他们囤积居奇,让有限的产品还没有流向市场,就已经销售一空。
当人们都看到这个巨大的漏洞时,就都想来分一杯羹,你卖出加价一倍,他再加一倍,如此下去,只能是变成天价。
其实投机商自己也不认为这个东西值这么多钱,但是巨大的利润吸引下,每个人都不甘放弃一夜暴富的机会。
就像前些年的非法传销,不也是利用人们的贪心,用高额的人头奖励,利息回报来吸引人的吗。
02利用名人效应,人们不光喜欢逐利,还喜欢“追名”
这里说的“追名”是指,很多名人一旦穿过什么,拥有什么,人们就喜欢买同款。
某宝上有多少宣传是“某某同款”的,只要哪个爱豆穿过的鞋,立马翻倍。熊也是一样,只要有明星合照,知名博主分享,马上价格上翻,粉丝们是价格越高越买。
明星的广告效应真的不是一般的好,所以很多有脑的粉丝都开始呼吁“某某某不要再穿鞋了。”
明星们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轩然大波,这个蝴蝶效应,到底是谁之过?
03不清醒的人,不理智的心
能买的起这些东西的,大多也都是成年人了,为什么还如此的不理智呢?
心理学上讲从众效应(BandwagonEffect),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明星穿过的,拥有的,大家都说好看,值得。那我就去跟风购买,我需不需要,甚至经济能不能承受,都不去想。
试想一下,如果将来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都如此不清醒,不理智,我们的社会怎样。
无论别人在炒什么,都不要因为虚荣心而盲从,跟风。请问一问自己,我真正需要吗?这个东西会让我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不要在被当成“韭菜”割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永远绿油油的。
如果人人都能理性一点,思考问题成熟一些,我相信将来还是只有“菜”才可以被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