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人在上学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作家作者经常怀古伤今,经常怀念这个怀念那个,尤其是对古老事物的追思和描写,生活中也经常有老一辈经常攒着某某年的东西,虽然实用性几乎已经没了,甚至有些古老产品现在用着还拖后腿,他们也不会卖掉去换钱,先不说升值贬值的问题,单一个卖掉它就相当于卖掉这物品主人的一部分似的,这不难理解,假如一个伴读者朋友十几年的旧居所要拆迁或者是转手给别人当然会觉得怅然若失,就好像把自己之前生活的“影子”甚至是一部分拿走了。
最近结识了一位开旧车越来越起劲,越开越有感觉的车主,一辆奔驰S级开了15年?为何现在还在开?看这车也能看出来它的设计就像是这个世纪初期的审美,这一款就是赫赫有名的八代奔驰,说的通俗点就是当时有钱人的潮车,看它的前脸大灯可以看成蝴蝶的翅膀,因为的确很像蝶类的翅膀,大灯也可以看成蝶类的眼睛,看上去是少有四个灯区,而且没有现代式的造型,即用特殊材料把它们分开顺便还有装饰的效果,不能否认现在的审美标准,但是这辆车即使这么设计了也不会觉得简陋老气。
那时中网就已经定型了,现在也是,不过那时没有设计的那么占主导地位,下包围还是向外突出的,兼具了喜感和可爱。尾灯就像快积木似的安进了车的后部,车身上细小的金属条还是闪着银色的光芒,展示了这辆车在当时确实不凡。问到车主这车的情况,他坦言当时万买的,现在开了15万公里了,车主笑称自己车还处于老当益壮的状态呢。
看到内饰就感觉材质真是一杆秤,看车十年以后是复古还是破败的关键,这辆明显复古,要是换成廉价塑料估计不到几年就不忍直视了,把它当作雏形,看看S级是怎么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的,光亮而且覆盖车内半周的木饰条,今天也发展成了全漆面的设计了,下面就是中控,就像是镶嵌进木饰似的,按键竟然还那么有韧性弹性。
档把周围除了年代以外,看不出来比今天的设计差在了哪里,车门上的按键的背景依旧是木饰。看到这里觉得内饰比拼的就是底蕴,就是要靠重金打造来支撑的。
车主表示这车开起来状态还算可以,自己还不还车是因为找不出这么经典的商务豪车了,看上的价格自己承受不了,迈巴赫只能看看想想而已,换辆新的S级倒是有这个实力但是又觉得太重复,车主表示现在豪车的选择比当时多了这么多,但是自己却没可选的,可能是太守旧了,新型豪车很多欣赏不了吗,平常它在就不觉得什么,这种习以为常的陪伴要是卖了舍不得,不过要换也是换老牌豪车里面的经典款了,不刻意跟潮流,不迎合不否定,只买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