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春林
鹏城第一山是梧桐山,而梧桐山的主峰旧称梅花尖,现习惯称之为大梧桐,海拔.7米,荣膺“鹏城第一峰”。对于这第一峰,我素来敬畏,也梦牵*绕地期待有朝一日能攀登其上,细睹芳容。前些日子,我曾独行独往从仙湖弘法寺顺利登上了海拔米的小梧桐——深圳电视塔。有了登小梧桐的经验,我对于攀登大梧桐有了信心,可谓跃跃欲试。
12月27日天高云淡、气候宜人。早晨8点我和同住一个小区的阿曾结伴同行,向大梧桐山出发。按预定计划,我们先坐路公交车到沙湾路口,然后步行过公路桥至望桐路西公交站坐路,直达梧桐山公交车总站。因为是周五,没有假日专线车,只能这样选择。
到了总站后,下车步行至梧桐山北大门牌坊,从这里开始了正式跋涉。我们准备了午餐的干粮和足够的饮用水,我还带上了尼康D等摄影器材。考虑到本人已是年逾古稀,同行的阿曾也年已花甲,今年刚刚退休,我们决定走梧桐山村—盘山公路—好汉路—好汉坡—大梧桐顶,这条传统的全民健身登山路线,大部分为公路小部分为山径,安全度高。
左一为本文作者沿传统登山路线,一路景观,好景连连,美不胜收。从北大门起经过藜萌霞起,风铃报春、赏花台、凤凰台、沿好汉路途径蝴蝶谷、叠翠亭、好汉坡服务中心。
这一路走来,沿盘山公路虽然弯曲盘旋,但也不觉得惊险,不过路旁时有年轻人从陡峭的山坡抄捷径攀登上来。
大约11时左右,我们到了好汉坡服务中心、好汉坡观景廊。
从服务中心小广场往好汉坡望去,隐隐约约看见攀登者正沿陡峭的阶梯行进。
同行的阿曾见山高坡陡,面露难色,对我说还是不爬了吧。我打量了眼前的好汉坡,觉得还是能攀登上去的。于是,我说我还是去尝试一下,让阿曾留在服务中心休息,等我登完大梧桐下来后再一块回家。轮年龄,阿曾要比我小十一岁,但他有高血压,加上已经步行了3个多小时了,确实力不从心了。好在这天,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年底搞活动,组织员工登大梧桐山比赛。虽然阿曾不能与我同行,但有更多的年轻人与我为伍,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俊男美女,增添了我攀登大梧桐的勇气与信心。
这好汉坡,位于梧桐山腰,是攀登大梧桐山顶峰的整装待发点。好汉坡登山道全长约米,坡度极大,挑战性极强,一般人都无法一口气登到坡顶,人们对此为她取了个顶天立地的名字——好汉坡。
攀登崇山峻岭,不仅是对自身体力的挑战,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做一回好汉,圆满我登顶大梧桐的夙愿。
越往上爬,越陡峭了,也有气喘吁吁的感觉了,但战胜困难的意念还是占了上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伟人的声音仿佛又在耳旁响起。
过了大约1个小时,我见到了梧岭天池。“梧岭天池”早在明代万历元年即被誉为“新安八景”之一。相传梧桐山顶有天池,深不可测,多梧桐异草。据方志记载:“梧桐天池在梧桐山旁,产笼葱竹、龙须草,相传有绿毛龟,但少见之”,俊秀的山峰因天池而被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但眼前的天池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干枯的水塘,中央露出的大石块上雕刻有“天池”两字。这恐怕是季节的缘故吧。
此时再抬头一望,我梦牵*绕的“鹏城第一峰”,终于凸显在眼前。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我请同行的年轻人帮我留下了与“鹏城第一峰”巨石同框的照片。
梧桐山,乾坤变迁,世事沧桑,明代诗人江西左布市*使祁顺有诗为证。“梧桐山,高倚天,冬来积霜雪,雨后多云烟。山中奇植人争宝,茏葱之竹龙须草。更有梧桐栖凤凰,紫云枝叶年年好。我欲剪梧桐,掣琴献穆清,坐弹南薰歌太平;又欲召凤凰,来仪天子庭,效灵堪与龟龙并。凤兮不来梧桐老,目极空山无尽情。”
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鹏城第一峰,小梧桐电视塔清晰可见,眺望深圳城区,摩天大楼建筑群仿佛成了沙盘模型,尽收眼底。平常在街道上需仰望的那些宏伟高楼如今就像一块块积木堆砌在一幅风景画里。
登顶后,我按好汉坡原路下坡,再与一直在好汉坡小广场等候的阿曾会师,一同步行返回到梧桐山北大门,耗时约3个半小时。如果说上山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肺功能的考验,那么下山就是对下肢运动和身躯平衡的磨练。
著名诗人汪国真呤唱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如今我也可以自豪地说,在深圳没有比我更高的山,因为我曾经站上过鹏城的第一峰。
.12.29于深圳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