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人生海海,回首青春,唯有本色不改,才最难能可贵!
尘世浮华,我们很难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但有时,雕琢之后才意识到本色的可贵。
有时候我们应该做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保持内心的单纯、善良、朴实,说真心话,干近情事,做人简单如一张白纸,才能过得洒脱,活得舒心。
保持童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别说成人保持童心,连儿童都在争先恐后地挤入成人行列,美其名曰:不能被时代所抛弃。
殊不知,正如著名教育家所言:现在的教育,一直在追赶,幼儿园学习小学课程,小学学习初中课程,初中学习高中课程,高中学习大学课程,大学学习幼儿园课程,教你如何做人,如何行事。
这不禁让人反思,本应是幼儿园学习的品德课程却被延期到大学去学,我们一直在追赶,却丢掉了最难能可贵的品德修行。
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便在保持童心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热爱孩子并十分善于教育孩子,他教育孩子最难能可贵的经验就是:保持童心。
他曾经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由儿童变成成人,就好比由青虫变成蝴蝶,而青虫和蝴蝶的生活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他告诫为人父母:对待孩子,我们决不能像在青虫身上插上翅膀,教他与蝴蝶一起飞翔。而应该是蝴蝶收敛翅膀,同青虫一起爬行。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哼小曲哄孩子入眠,三两笔成画吸引孩子哈哈大笑,和孩子们一起积木搭火车,和小女儿抢看杂志,种种行为,透露出丰子恺孩童般的心性,成为教育界的楷模。
拒绝雕饰
不以圣人为标榜,不以修行为口号,人生简简单单的如一张白纸,舍弃很多好恶,去掉很多雕饰,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三字经》里边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儒家孟子也提倡“性本善”,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荀子则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之善恶,其善伪也”。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认为:人性本无善恶,皆后天德行所为。
可见,一个人的善恶并非是天生的,绝对是后天的养成,所以,如果他能时刻保持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保持童心,拒绝雕饰,维持本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能够说真心话,干近情事,你一定能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