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幼儿的成长环境需要在游戏中进行,父母可以
TUhjnbcbe - 2023/1/16 19:55:00

文丨安小辰

一、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洗手玩肥皂泡,吃饭玩小勺,干活玩工具,走路蹦蹦跳,小棍当马骑,可以说幼儿的学习、劳动、生活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

(一)游戏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

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对幼儿来说充满无穷的奥秘,使他们的头脑产生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鱼儿会游?”“为什么汽车会开?”“为什么工人叔叔会盖起大楼房?”

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使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像成人一样做生活的主宰。但是幼儿年龄小,没有经验,能力不够,难以象成人一样参加社会活动。

可见,游戏满足了幼儿的心理渴求,它能为幼儿提供探索和模仿的机会,使幼儿实现适应社会的愿望。

例如,幼儿多么羡慕驾驶着汽车跑东跑西的司机,他们幻想着也变成神奇的小司机。这时小板凳变成了想象中的汽车,椅背变成方向盘,在“滴滴嘟嘟”的喇叭声中,幼儿感觉自己是个小司机了。

幼儿喜欢游戏,时时处处都在以游戏的形式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二)游戏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能被幼儿所接受

幼儿的思维建立在具体直观的形象基础上,在具体的活动中,幼儿可以把握事物,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学习。

游戏的内容、形式及其中的角色、材料都是非常直观具体的。游戏的内容是生活的反映,如:反映看病过程的“小医院”游戏、反映理发的“理发店、美容厅”游戏等等,这些内容幼儿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体验到。

他们玩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游戏的形式是生活模式的翻版,家庭中的父母如何照顾自己,就如何在“娃娃家”里照顾娃娃。

游戏的材料是大小合适的材料、玩具,便于幼儿操作使用。因此,幼儿能够自主地控制游戏活动,他们在游戏中找到自己快乐的天地。

(三)游戏轻松自由,没有负担

幼儿游戏和成人劳动相比有根本的不同。成人的劳动要求产生有社会实用价值的成果,有强制性的意味。如工人必须完成规定的工作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教师必须教育出优秀人才,才是合格的教师。

成人的劳动有一定的思想负担、精神压力。幼儿游戏没有强烈的产生结果的需要,幼儿不必为某种结果而玩,只求能积极活动起来。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种类,安排游戏过程,决定游戏的时间等等。在这种没有任何压力的活动中,幼儿能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活动能取代游戏的地位,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二、幼儿游戏的内容

幼儿游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按照游戏的教育作用分为: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

结构游戏。利用积木、塑块、泥沙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我们经常看见幼儿用塑块、积木搭建楼房、汽车、大炮等,或利用沙、泥通过堆、挖、搭等方式修筑建筑物,这就是在进行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幼儿常常会假扮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按照其情节和语言,进行表演性的游戏。表演游戏的题材;可以从各种书籍报刊上选择,像幼儿园语言教材上的《三只蝴蝶》、《聪明的乌龟》、《小熊请客》等故事就是很好的表演游戏的题材。

要表演的故事,它必须是幼儿熟悉的,并且基本可以复述,否则编成游戏就有困难。

音乐游戏。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

娱乐游戏。以娱乐为主的游戏。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的成长环境需要在游戏中进行,父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