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上偶然看到了这么个展览,想着不方便出去旅游,看看小动物也是赏心悦目的。门票也就几十块钱,非常划算。
这个博物馆(我愿称之为小展览馆)位于东渡邮轮码头一楼背面,地点不是特别好找,遇到一个铁闸门显示,再往里走就对了。
大概在这么个位置
因为工作日的下午过来的,整个展览馆基本被我包圆了,想怎么逛就怎么逛,可以说是超级至尊VIP待遇了。
整个展馆大致分为三个区:冷血动物区、叽叽喳喳区和热血动物区。其中叽叽喳喳区又包含了儿童玩具区、蝴蝶标本区和体验种菜区。
下面就分区讲解吧~
冷血动物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两只鬃狮蜥蜴,表情淡定而慵懒,氛围感一下子就有了。
从左手边进门,就到了冷血动物区。
冷血动物主要包括的是节肢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那些平时看到可能会令人害怕的小动物们都懒洋洋地窝自己的地盘里,但是又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安全感十足。
因为当时只有我一个游客,工作人员超热情地介绍这些小动物们,还一个劲儿说:喜欢吗?喜欢可以拿出来玩一下。
怎么讲呢…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来都来了…嘿嘿
新几内亚伞蜥,超级无敌骄傲的
进来先看到了几只蛙和几只蜘蛛。
蛙属于两栖类,根据进化的程度,有些更喜欢在水里,有些则比较适应陆地,但对空气湿度有一定需求,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脱离水。
非洲牛蛙(后面那只),也叫牛箱头蛙,体型可达20cm以上,不会自主控制食量
小丑蛙,丑萌但暴躁,雌性长度约10-15cm,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不少人拿来当宠物养
树蛙,小时候很可爱,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变成棕色
长大后的树蛙颜值断崖式下降,是看到会想拉黑的程度
来看看美丽的南美角蛙洗洗眼睛~
蜘蛛属于节肢动物,和爬行动物主要的区别就是没有脊梁骨。
个人感觉蜘蛛好像有不少是根据腿毛颜色和花纹命名的。
在年4月28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公布了四个蜘蛛新种,其中一个就是以姜文命名的姜文云斑蛛。就还挺羡慕的,不知道姜文本人怎么想。
图源网络,姜文云斑蛛与姜文本人
蜘蛛蛮可爱的,要么刚刚蜕皮,要么织了网在里面躺平。这么大的蜘蛛平时我看到一定会第一时间跑路,根本没有勇气近距离观赏它们的腿毛。
巴西巨人金直间,性格温顺的捕鸟蛛,成体足展可达20cm
油彩粉红趾,成体足展14-15cm
溪蟹,同样也属于节肢动物哦
爬行动物可以说已经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真正地走上了陆地。它们大多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类也非常多。
恐龙也属于爬行动物,但是由于他们已经灭绝,就只能用微缩替代品蜥蜴等来脑补恐龙的模样了。
蓝斑珠宝蜥,非常漂亮的一个品种,成体长度可达1m
印尼斑帆蜥,脚趾头的构造能够让它们“轻功水上漂”
这只忘了叫什么名字,很大只也很漂亮,同样可以在水上奔跑
巨板蜥,又名盾甲蜥,看起来很不好惹,实际吃素
变色树蜥,这只是雌性,肚子的凹凸不平是因为怀揣好几个蛋
雄性变色树蜥相比之下就很瘦弱
双冠蜥,因为胆小所以嘴撞坏了,冠也撞坏了一个
接下来登场的是石龙子家族。
中华石龙子,耳朵(?)旁边有橙色花纹,乍一看有点像蛇
蓝尾石龙子,算是常见的品种,美丽、纤细而胆小
蓝舌石龙子,石龙子家族里比较大只的小短腿
再然后是甲虫们。
双叉犀金龟,也叫独角仙,雄虫比较爱打架,雌虫比较长寿
澳洲彩虹锹,壳壳颜色非常好看
长颈鹿锯锹,很大只,是世界上体长最长的锹甲
美他利弗细身赤锹,特点就是嘴长
红裙步甲,甲壳像华丽的红裙,很会跑、很难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蛇蛇也属于爬行动物,虽然它是用肚子而不是四肢在“爬行”。
绿瘦蛇,又绿又瘦又有*
黑白王蛇,吃其他蛇蛇长大的,但本身无*
玉米蛇,工作人员一开始像献哈达一样把它套在我的脖子上
你问我感动不感动?不敢动不敢动。
白化玉米蛇,有在专门培育的一种宠物蛇
叽叽喳喳
热血动物主要包括的是哺乳动物和鸟类。
鸟类主要就是鹦鹉啦,说实话有点点吵,个人不是很喜。
这个区域还有积木桌、种菜体验区和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远远看以为是多肉或者食肉动物,没想到居然是菜
标本区仔细看还是有很多东西的,个别区域会让人头皮发麻,比如上面这个。
不能我一个人麻。
热血动物
热血动物其实是对应上面的冷血啦,基本都是一些可可爱爱的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土be鼠。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动物虽然可爱,往往身上携带着较多病菌,近距离接触要非常小心被抓伤(需打狂犬疫苗),接触后也要做好及时的消*和清洗工作。
然后就是一些仓鼠,都是集体户。
迷迷糊糊的样子真的超好笑
严重超员
工作人员说,其实在野外,仓鼠的领地范围很大,可达到两千平米。
所以群居一定要提供足够多的粮食和足够多的木屑。
这个“阵法”也很可爱,相当于给仓鼠丰容
还有一些豚鼠。
有长得像暹罗猫的暹罗豚。
有长得像无毛猫的无毛豚。
有长得像三花猫的三花豚。
猫:我很忙,勿cue,谢谢
最绝的是,这里还养鸡。
对的,就是最近网络上很火的芦丁鸡,据说养了就可以实现鸡蛋自由。
工作人员表示刚买不久,还没有开始下蛋,尚无法验证这一说法。
不过,这个水槽真的非常接地气,忍不住开始回想那些年,乡下奶奶养过的鸡……
(最后大多进了我的肚子)
其他还有一些动物,限于篇幅也或者因为没有拍,就没放进来了。
还是等大家到现场自己探索吧~
最后要提醒的是,在观察小动物们的同时,也要记得保护好它们和自己哦~
我们的目标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食椅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