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探秘
南宁市第四幼儿园阳光教育集团柳沙园
中二班“三月三”主题探究活动
壮乡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勤劳淳朴的壮家人建造了一座座独具民族特色的壮乡楼,在壮族“三月三”到来之际,中二班的小朋友开展了怎样的探究活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主题起源
为了弘扬壮乡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我们开展了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主题活动,激发幼儿对壮族“三月三”的探究兴趣。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壮乡楼产生了兴趣,造型别致的楼体,工艺精湛的雕花,深深的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我们通过了解壮乡楼,设计壮乡楼,搭建壮乡楼的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壮乡建筑文化。在孩子们了解壮乡楼的过程中,对“鼓楼”建筑尤为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启了“鼓楼探秘”的主题探究课程之旅。
初识壮乡楼
问题:你见过的壮乡楼有哪些?它们长什么样?
陈慕湉:我在妈妈的手机上看到了壮乡楼,它是一层一层的,上面还有棕色和红色,很好看。
李文骁:我见过水车,水车旁边有漂亮的壮乡楼,水车和壮乡楼都在水上,很漂亮。
刘柏圻:我见过的壮乡楼也是一层一层的,楼上还有漂亮的颜色。
孩子们分享了自己见过的壮乡楼,有高的、有矮的、有在水上的、有在路面上的,独特的造型让孩子们对壮乡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了解壮乡楼
老师通过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相关视频、图片带领孩子们认识广西壮乡特有的民族建筑,了解壮乡建筑文化。
问题一:你喜欢的壮乡楼长什么样?
*圣哲:我喜欢风雨桥,因为它在水上很漂亮,很长很宽,我可以在上面玩游戏。
黎思妍:我喜欢鼓楼,因为它一层一层的很美,下面还有一个长方形的房子。
郭思哲:我喜欢鼓楼,它尖尖的像一个三角形,它的门上还有斑点很漂亮。
胡楚楚:我喜欢风雨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水里的小鱼,还可以喂它们吃东西。
*翊诚:我喜欢风雨桥,因为它像万里长城一样长。
问题二:风雨桥和鼓楼都很漂亮,那我们要搭建哪一座壮乡楼呢?
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风雨桥和鼓楼的喜爱,通过讨论决定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我最喜欢的壮乡楼进行设计和搭建,最后鼓楼以一票的优势胜出。
设计鼓楼
问题:你设计的鼓楼是什么样的?
熊慧茹:我的鼓楼是用来打鼓的,楼上还有小花和彩色的墙。
*牧谦:我的鼓楼可以用来发电,楼上有珠珠的图案。
宁勤珏:我的鼓楼是彩色的,楼里面还有一面大鼓。
姜贻丰:我的鼓楼上有点点的图案,还有横和竖的线条。
徐熙媛:我的鼓楼上有蝴蝶和爱心,里面还有一面大鼓。我的鼓楼可以在节庆的时候让大家都在这里唱歌跳舞。
孩子们绘画的鼓楼设计图,有一层一层五颜六色的瓦檐,檐角上有小花和小蝴蝶的雕花,有的用来饲养小动物,有的用来庆祝节日,对搭建鼓楼的活动越来越期待。
搭建鼓楼
问题一:鼓楼可以怎么搭建?
*圣哲:我想自己搭建一座鼓楼,我打算用乐高积木搭建,我需要块乐高积木。
陈慕泽:我想和姐姐一起搭建鼓楼,我需要乐高积木,正方体30块,长方体50块。
熊慧茹:我想跟饶博文一起搭建鼓楼,我们需要乐高积木长方体81块,正方体2块。
第一次搭建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搭建计划表自由分组,自选材料,成立了积木搭建小队与乐高搭建小队。
积木搭建小队
乐高搭建小队
问题二:第一次搭建鼓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宁勤珏:我发现在搭建鼓楼的时候有些乐高不合适,我换了更合适的乐高进行搭建,它就会拼得很稳。
*翊诚:我发现我的鼓楼还没有搭建住人的地方,并且我们的鼓楼还需要一个屋顶。
第二次搭建
带着孩子们的发现我们开启了第二次搭建,根据孩子们的计划,增加了搭建材料,孩子们将利用乐高积木、竹子、炭烧积木共同搭建一座鼓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吧!
孩子们通过搭建鼓楼感受到壮乡建筑文化魅力,同时在心里埋下了传承的种子。孩子们从设计图纸——分工合作——作品呈现及再次调整的活动中,整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并生成了新的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搭建中发现新的问题,并不断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孩子们对鼓楼还有更多的设想,我们的深度学习还在继续。
·THEEND·
文字:孙荷怡
图片:中二班老师
排版:孙荷怡
初审:*荣晖吴茵张馨
终审:陆雪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