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9
日
周
四
消渴肾病
对于糖尿病肾病,中医古籍中只是散在记载着与其临床表现相类似的病名和症状,如“消肾”、“尿浊”、“下消”等,而无独立病名记载。笔者与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经过大量文献研究,根据《圣济总录》中对“消肾”阐述,认为本病中医命名应为“消渴肾病”,而此中医病名最终由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理委员会公布,并正式收入到《中医药学名词》一书中。
——摘选:南征.消渴肾病诊治新论[J].环球中医药..5(8):.
病情摘要
(脾肾阳虚兼瘀*证)
张某某,女,68岁,退休干部。于年9月17日初诊。
糖尿病12余年,近2年来夜尿频而量多,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时有双下肢浮肿,服用各种降糖药物,空腹血糖控制不佳,波动在10-17mmol/L之间,但近来反复感冒而加重,空腹血搪最高至17.8mmol/L,并于1年前起尿中偶出现蛋白(+),伴随出现腰酸痛。夜尿频繁,重时一夜需起7-8次,尿液浑浊,头晕目眩,心烦口干不欲饮,时有恶心,渐感疲劳纳呆,腰膝酸冷,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暗红,苔白微*而腻,脉沉滑。空腹血糖(FPG)14.7mmol/L,尿糖(++++),尿蛋白(PRO)(+++),尿潜血(BLD),尿素氮(BUN)10.7mmol/L。
处置
诊断为消渴肾病,辨证为脾肾阳虚,湿浊瘀*内结,治宜健运脾气,益肾温阳,解*兼化瘀浊。处方以补肾解*通络方化裁:半夏10g,生姜5g,*连10g,大*7.5g,淫羊藿25g,枸杞25g,熟地10g,*芪25g,*参25g,榛花10g,土茯苓60g,白茅根50g,丹参15g,益母草20g,豨莶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曾服用的降糖西药续按原量服用。
9月24日二诊:服药至3剂时尿频大减,至1周时即已减到1夜次,腰酸痛,心烦乏力,下肢浮肿等症状缓解,血糖降至14.1mmol/L,尿糖(+++),以原方去榛花,加山萸肉10g,再服2周,血糖降至10.4mmol/L,尿糖降至(++),尿潜血(BLD)(十),续上方加减服用近2个月,血搪为8.9mmol/L,尿糖(十),尿蛋白(++),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感头晕目眩,前方加决明子20g,夏枯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1月12日三诊:病人双下肢无浮肿,前述诸症状基本消失,唯感轻度腰酸,就诊时查空腹血搪8.7mmol/L,尿蛋白(+),尿糖(十),尿素氮7.6mmol/L,以补肾解*通络基本方,日1剂,水煎分2次服,后逐渐减少西药用量,并配服左归丸药物,虽遇感冒,病情基本稳定。
12月26日四诊:病人诸症皆缓,近见胃纳不佳,脘腹胀满,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难耐,时有便溏,空腹血糖10.6mmol/L,尿蛋白(++),查舌暗红,苔白而腻,脉弦滑。此为湿*蕴结,阻塞气机,以补肾解*通络方化裁:半夏10g,生姜5g,*连,10g,大*5g,淫羊藿25g,枸杞15g,*芪25g,*参25g,枳壳10g,陈皮15g,薏苡仁10g,茯苓20g,丹参15g,益母草20g,豨莶草15g。5剂水煎分2次服。
次年1月6日五诊:病人舌淡红,苔白,脉沉缓。空腹血糖8.3mmol/L,尿蛋白(十),尿素氮7.0mmol/L,再用前方配服人参健脾丸,调补后天。
次年2月3日六诊:病人因过度劳累,病有反复,症见腰膝酸软,头昏乏力,心胸隐隐作痛,灼热心烦,口干而苦,舌暗红,苔薄*而少,脉沉细。证属肝肾亏虚,虚火上炎,瘀*内扰;治宜滋阴潜阳,解*通络,以补肾解*通络方化裁:*连10g,大*5g,枸杞25g,*芪25g,*精15g,生地20g,丹皮15g,地骨皮15g,玄胡10g,丹参15g,瓜蒌25g,益母草20g,豨莶草15g,10剂水煎日分2次服。
次年3月7日七诊:病人前述诸症状基本消失,偶感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空腹血搪7.1mmol/L.尿蛋白(一),尿素氮6.9mmol/L,服左归丸善后,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用药心得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通络法,该法在消渴肾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该病的唯一治疗方法,而应结合中医辫证正确认识和理解*邪在消渴肾病中作用的不同病机演化.随证治之,有助于提高疗效。该患者除并证用汤荆外,用人参健脾丸、左归丸巩固,是因络不虚则*不侵,为“治病必求于本”的体现。
病情摘要
(湿浊瘀*证)
李某,男,40岁,大学教师。年3月8日初诊。
患者糖尿病4年,口服消渴丸治疗,2年前发现蛋白尿,开始用胰岛素,近1个月发现肾功能改变,服包醛氧化淀粉、爱西特,疗效欠佳。就诊时症见腰酸膝软,恶心欲吐,腹胀,手足心热,时有四肢厥逆,气短乏力,浮肿,夜尿增多,消瘦,舌红隐青,苔*腻,脉弦滑。血压/90mmHg。血糖6.5mmol/L,尿蛋白(++),潜血(十十),尿素氮14.6mmol/L,肌酐μmol/L。
处置
诊断:消渴肾病(湿浊兼疲*证)。治宜益气保肾、通络解*。处置:①胰岛素控制血糖。②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低盐、低蛋白饮食。③中药煎服:藿香30g,竹茹20g,姜半夏5g,大*10g,厚朴15g,枳实10g,牡蛎50g,车前子10g,,茯苓15g,泽泻10g,榛花15g,金银花20g,连翘15g,土土茯苓g,白茅根50g,地偷30g。日1剂,水煎取汁,日4次早、午、晚、睡前分温服。④灌肠:大*10g,*芪50g、土茯苓g,丹参30g,金银花20g,连翘10g,厚朴15g,枳实10g、牡蛎50g,水煎取汁灌肠。
3月15日二诊:患者浮肿、腹胀略改善,恶心明显,上方加苏10g,*连,10g以止呕。连服12剂。
3月29日三诊:恶心改善,患者尿蛋白(十十),潜血(++),原方加人泽兰30g化通络。
4月12日四诊:上方连服14剂后,尿蛋白(十十十十),潜血(十—),尿素氮7.1mmol/L,CREμmol/L。患者浮肿消,恶心不明显,乏力减轻,舌暗红,苔*腻,上方加苍术15g,*柏10g以清热利湿。
4月19日五诊:尿蛋白(一)、尿潜血(一),患者自觉肢端微麻,上方加水蛭10g、地龙10g以化痕通络。
4月26日六诊:查尿蛋白(一)、尿潜血(一),BUN7.0mmol/L,肌酐μmol/L。诸症渐消,疗效明显。
用药心得
该患者为湿浊兼瘫*。久病及肾,久病入络。湿热瘀久成*,演变为消渴肾病的*损肾络,故解*保肾为关健。予通腑解*、清热解*、祛瘀解*、芳香化*、祛湿化*、补益化*等多种解*方法,在口服汤剂的基础上加用灌肠剂,使*去正安、*去正复。治以清热祛湿化瘀,通腑活络解*。以承气类方为主通腑以解*,其中主药大*“气味俱厚,味厚则发泄,故共性猛利,善下泄,推陈致新,无所队碍,所至荡平”(《本草经疏》);且“肾为胃之关”,取泻下以通腑、推陈以致新、保肾以解*之功。
消渴肾安汤
组成
榛花10g,大*10g,土茯苓60g,*芪50g,*精50g,覆盆子10g,金荞麦10g,紫荆皮10g,木蝴蝶10g,穿山甲8g,血蝎3g,丹参10g,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
用法
上药加冷水浸泡10分钟,后武火煎煮至水沸腾,文火煎煮20分钟,取汁ml饭后服用,一剂分早饭后、午饭后、晚饭后、睡前4次服完,忌食辛辣炙煿、绿豆、萝卜及饮茶等。另嘱患者糖尿病饮食,忌食肉类、豆制品等高蛋白饮食,避免劳累,调情志。
功用及主治
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调散膏,达膜原。用于治疗消渴肾病。
方解
方中榛花解*消肿止痛;大*清热解*,推陈出新:土茯苓除湿、解*,通利关节。三药共为君,重在解*排*、除湿通络。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有显著降低血尿素氮的作用,促进尿素和肌配排出体外,纠正其脂代谢紊乱和减少尿蛋白。*芪益气升阳、扶正抗*;*精补气养阴、健脾生血、润肺益肾;覆盆子补肝肾、缩小便。上三味合用共同助君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安和脏腑为臣药。临床发现航企对缓解尿蛋白有一定疗效,*精能显著抑制血糖过高。金荞麦清热解*、利湿,紫荆皮活血通经、消肿解*,木蝴蝶润肺利喉,丹参活血化寮通络,穿山甲活络,血竭散瘀,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疲、解*通络、益肾达邪之意,共解糖尿病肾病血于、痰饮、郁浊等互结之*。全方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协调五脏气血阴阳,通肾络,扩排*之路,解肾*,扶抗*之力,使*浊去,肾气旺,诸络通,肾安*解,膜原透达。
辨证加减
①口干加玄参、石斛、花粉、五味子、葛根;②消食善饥加麦冬、石膏;③多尿加益智仁、诃子;④手足心热加青蒿、*柏;⑤腰酸加杜仲、桑寄生;⑥盗汗加牡蛎、麻*根;⑦畏寒加肉桂、附子、干姜;⑧便溏加白术、茯苓;⑨阳痿加巴戟天、肉苁蓉。
文章来源于《南征用药心得十讲》
天创中医系列课程
购课途径
天创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