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吹过,落木萧萧下
微雨散去,石阶缟缟白
蝉噤荷残,露也成霜
天高昼暖夜来凉
草木萧疏梧落*
寒露来临,秋更深了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十月七日到九日交节。寒露来临,意味着深秋已至。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且秋燥明显。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白云红叶,偶见早霜。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露水从初秋的一丝凉意转为深秋的几分寒冷。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
#寒露三侯
一候鸿雁来宾
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
数十只、上百只的雁群
在天空中列队飞翔,大举南迁
以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寒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小鸟也;大水,海也
深秋时节,雀鸟不见踪影
而海边却忽现许多的蛤蜊
其贝壳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
古人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三候菊有*华
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
万物凋敝之季,菊花却遍地开放
漫山金*傲霜诉秋语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寒露习俗
#01
赏红叶
深秋是枫叶红透的季节
尤以*河以北地区最适合观赏红叶
入秋以后,枫叶内花青素增多
气温下降,叶绿素又破坏消失
因而秋愈深,枫叶愈红
深秋赏红叶,必身临其境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02
钓秋边
寒露时节
江南地区的人们有钓鱼的习俗
有“秋钓边”的说法
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
深水区更加寒冷,鱼儿都游向岸边
渔人选在秋仲的早上或傍晚钓鱼
此时温度较低,鱼儿集中在岸边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03
觅秋茶
秋天降水减少,气候干燥
此时制作加工茶叶能最大程度保留香气
秋分至寒露,为秋茶
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
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
采摘的谓之正秋茶
寒露已过,新茶已上
#寒露养生
#01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转寒。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芝麻具有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
#02
慎食瓜果
入秋后,天气寒凉为主,大量食瓜果,势必会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等急性慢性肠胃道疾病就随之发生。简而言之,寒露之后不宜吃太多水果,容易吃坏肚子。
#03
足部保暖
常言“寒露脚不露”,寒气是从足部升起的,所以此时应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使足部血管扩张,有效改善自身的血液循环,起到缓解疲劳,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功效。
#诗词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寒露已至,万物凋敝
宣告着自然的繁华已成过往
深秋时节的风
仿佛都是从往日吹来的
可当你走出屋内
走进秋的最里面
会发现别样的热闹
枫叶在热烈的红
菊花在骄傲的开
寒露未寒,温暖尚暖
我们还需相伴而行
红色大寻访(十七)
数理学院研究生会团学骨干打卡红色坐标,献礼建*百年
红色大寻访(十六)
教育学院研究生会团学骨干
打卡红色坐标,献礼建*百年
周末推荐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不负每一个周末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新媒体中心
部分文案、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文案:王章华
排版:路莹
审核:杨雨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