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此时燥金当令,肃杀气盛,阳气下潜开始蛰伏,天气转凉而干燥。燥易伤津伤阳,所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干咳咽痒,流鼻血和牙龈出血等证。
自立秋至秋分这一阶段,人体内阳气逐渐开始潜藏,卫外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多喝白开水(味薄者为阳),可有助体内水液代谢平衡,加强血管通透性,进而减轻上述问题发生概率。尽量避免花茶类饮品(花多辛燥,容易伤津耗阳)和冷食冷饮。
若干咳咽痒,可选用木蝴蝶、麦冬等份,冲泡代茶。
齿、鼻干燥出血,可选用霜桑叶5克/次,冲泡代茶。
大便干燥秘结,脸上长痘可用鲜百合60克,山药30克大枣15克,煲白粥。(若大便稀糖,可去百合,只取后两种)
总之,大家在抵御秋燥中,无病少食药(用中药材养生更是不可取),多喝水,注意早晚温差变化,减少运动量和排汗量。若取用,也因避免花类饮品(尤其是女性)和辛香、苦寒类。当选用一些甘润、甘凉,药食同源类(如山药、百合、石斛、麦冬、西洋参片)。更重要的是固护胃气,切莫贪食饮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