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绿萼梅凌冬惟我万树开寒香几缕入药来
TUhjnbcbe - 2021/8/25 22:04:00

绿萼梅:凌冬惟我万树开寒香几缕入药来

西晋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梅,杏类也。南宋范成大《梅谱》载梅也多。药用梅者,以绿萼梅为最,绿萼梅者,又称为白梅花,入药始载于明《本草纲目》,言:“白梅花古方未见用者。”时珍收录梅花蜜汤、梅花粥法。稍后李中立《本草原始》言其:“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李中梓《本草征要》中又将绿萼梅、腊梅花分列开来,实为明哲之举。至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抱怨时珍说“纲目载梅花无治方,止言点汤煮粥助雅致而已”,也有其理。赵氏援引《百草镜》载:“有红、白、绿萼,千叶、单叶之分,惟单叶绿萼入药尤。...含苞者力胜。性寒,或曰平,味酸涩清香,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止渴生津,解暑涤烦。”至此,绿萼梅药用拓然而出。

古人用绿萼梅善治皮肤外科疾患。《本草纲目拾遗》载:“解先天痘*、凡中一切*。”《灵验良方汇编》(清,年)记载“将开时收下,阴干。用时取一撮,清水略煎”用治瘄闭不发。鲍相璈《验方新编》(清,年)记载“白梅花,不拘多少,阴干为末,炼蜜为丸”用于小儿稀痘;《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做清鱼锭、拔*锭配剂使用,用于痈疽疮疡、无名肿*。《文堂集验方》治疗痘“将出未见点时”,用绿萼梅等煎汤服用。也有见用于肝胃不和者,如《潜斋简效方》有载梅花丸,用于肝胃久痛,诸药不效,或腹有症瘕,此方皆验。日本村上图基《续名家方选》载有呕家奇方小半夏加茯苓汤,并提及“内加白梅花一味,用之妙妙。”如是,绿萼梅之用,总归是少用,并不多见。

现今《药典》(版)载绿萼梅为梅花,说:“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用于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绿萼梅长于疏肝和胃,印会河教授在治疗脾胃系诸疾见气郁诸症时常用舒肝理气药如绿萼梅、玳玳花、厚朴花、橘叶、佛手、檀香之类,每酌选1、2味。绿萼梅又有理气不伤阴之说,徐景藩教授在诊治阴虚胃痛中,常告诫后人慎用香窜燥烈之品,即使需用理气药时,也多选用绿萼梅、木蝴蝶、玫瑰花、佛手花等调气而又不伤阴之品。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称绿萼梅为“解郁悦脾之要药”,其治疗肝郁脾虚型胃脘痛的用药中绿萼梅即为核心药物,常常与陈皮、竹茹、枳实作为对药出现。《饮片新参》云:“平肝和胃,止脘痛”,诚哉斯语。

探究神农本草

造福美丽生活

其他,供参考:

1、绿萼梅甲醇提取物具有防止黑色素沉积作用,可预防及改善雀斑;

2、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绿萼梅具有抗抑郁作用,但是对其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3、绿萼梅与腊梅花需要甄别使用,白梅花偏重于理气开郁,腊梅花偏重于解热除烦。

4、绿萼梅清热解*,消肿止痛,曾用于冰梅竹月丹(《重订囊秘喉书》)及同仁堂绿萼点舌丸。

半夏秋时

谢谢鼓励,再接再历!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萼梅凌冬惟我万树开寒香几缕入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