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伏天即将来临,这些知识你不可不知
TUhjnbcbe - 2021/7/27 23:35:00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叶建华/摄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7月11日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也就是说再过3天就入伏了。今年“三伏”天共40天,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防晒,增加饮水,适量补充盐分,注意饮食,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自古以来,老祖宗就教育我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因为三九和三伏为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在数九寒冬与炎炎夏日锻炼,不仅健体,还能增强对寒冷、炎热等极端天气的适应能力。

木蝴蝶/摄

但是这种说法不能一概而论,也要因人而异。当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真的要晨运的话,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结束,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建议老年人尽量避免外出,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冬病夏治,一年仅此一次

还有一种养生加治疗的方法,就是在三伏天贴伏贴。贴伏贴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通常可以达到以巧破千斤的功效,因此被自古流传下来。

点击下方图片,线上预约三伏贴

↓↓↓

盛夏之时有一些人喜欢狂吹空调、狂吃冷饮,因此多阳虚体质。而三伏贴刚好适合阳虚体质之人,再加上这种治疗方案,不像西药那样副作用明显,因而现在是广受欢迎。

三伏饮食有讲究

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饮食要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益气养阴、补气去火、新鲜干净。

1、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杨桃等水果。

2、益气养阴。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叶建华/摄

3、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西洋参也可以滋阴、解热*,也是“去火”良品。

加拿大原产散装西洋参卷片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微小店购买

↓↓↓

4、新鲜干净。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天,对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是一个考验,希望大家能及早做出应对预案,顺利度过伏天。

韩吾祥

主任中医师

擅长治疗心悸、失眠、头痛、眩晕、耳鸣、肝胆、胃肠、甲状腺、血脂异常、过敏性咽炎、鼻炎、过敏性皮炎、痤疮、荨麻疹、湿疹、癌、肿瘤病及手术放疗、化疗后的调理。

坐诊时间一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天即将来临,这些知识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