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马兰头你看不起眼的杂草,其实是好吃的
TUhjnbcbe - 2021/6/30 17:39:00

小时候我们跳皮筋,唱的有首童谣:

“一二三四五六七,

马兰花开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

那时候不知道马兰花是什么花,只是念着顺口。

长大成为吃货后,对于植物有了更多的认识,在食用性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探究和尝试。

不过,童谣里的马兰花是有*的。

这马兰花属于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很多地方也直接称为鸢尾花。

据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资料,鸢尾其*性为全草有*,以根茎和种子较*,尤以新鲜的根茎更甚。

马兰花不可以吃,马兰头是可以的,很多地方都有春天采摘马兰头作为野菜的习惯。

马兰头属于菊科植物,菊科是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目,有多属2.5-3万种,很多是我们熟悉的物种,比如艾蒿、茼蒿、蒲公英、雏菊、*针草。

马兰头花

菊科植物很容易辨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花朵由管状花和舌状花组合,或者各自单独聚集成头状花序,以前也叫篮状花序(像个篮子)。

以向日葵为例,中央为管状花,四周的“花瓣”为舌状花。实际上,舌状花和管状花都是独立的花朵。

菊科植物大部分是草本,也有部分是灌木、乔木、藤本。

马兰头属于多年生草本,就是说除了用种子散播发芽,也可以老根发芽。

这应该就是四川人称之为泥鳅串的原因,老根发新芽,串根发展的能力像泥鳅一样。

另外,马兰头又称竹节草、马兰菊、红梗菜、马兰青、路边菊等。

吃野菜不止是现代人的尝新,明代赵楷在《百草镜》说到:

“马兰气香,可作蔬。”

明代民间有一首《马兰歌》:

“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碧叶绿紫茎,三月春雨足。呼儿争采撷,盈筐更盈掬。

写出了马兰头的生长特点和食用性。

清朝人继续吃马兰头,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称马兰“蔬中佳品,诸病可餐”。

马兰头可吃,怎么吃更好吃呢?

于是吃法逐渐升级,清人吃货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说了做法:

“马兰头,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

在近代,汪曾祺描写祖母有一段:

“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兰头晾干,过年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

你看,他们曾经吃野菜吃得多有先见之明,还为我们留下了好些食法。

正值初春,我家门前的马兰头也长出来了,田间地头更多。

往年的马兰头冒头时,全被村民们当做杂草铲除,不过到了夏天仍然可以看到开得旺盛的马兰头花,可见其生命力有多强。

今年的马兰头遇上了识货的我,那只好物尽其用了。

摘一把地面鲜嫩的马兰头,再采几朵墙头的月季花做成酱。

老中医二伯顺路走过,说到,月季花放点糖腌制,常吃可以美容养颜哦。

嗯嗯嗯,是的是的。

我连连点头,其实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兰头你看不起眼的杂草,其实是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