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怎样诊治胃炎
TUhjnbcbe - 2021/3/21 14:34:00
怎样判断是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tslf/150623/4643241.html

传统中医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来认识现代病名的胃炎。由于古代认知手段的局限,只能从宏观上把握,以胃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称以“胃脘痛”,以上腹部的痞塞胀满不舒为主要表现的称之“痞满”,还有嗳气、嘈杂、呕吐、反酸等中医病名。中医认为导致这些表现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寒温失宜、劳逸失度,主要病机是中焦气机失序,脾气当升不升和/或胃气当降不降或升降反作,或肝气郁结,木气克土,或气滞血瘀,或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或胃阴亏虚而失去滋润。治疗以辨证论治,分清主次,随证治之。气滞者行之,食滞者导之,虚弱者补之,气逆者降之,气陷者升之,寒者热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胃脘痛为例,常见证型有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气虚、脾胃虚寒、阴虚胃痛、瘀血停滞等,代表方分别为良附丸、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化肝煎、香砂六君子汤、附子理中汤、益胃汤、丹参饮。用时大多加减化裁。

现代中医,除以传统宏观方法认识外,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对胃炎进行认知,诊断中运用纤维胃镜、病理切片、胃蛋白酶测定、自身抗体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病理切片、幽门螺杆菌抗体、碳同位素13或14吹气试验)等等,并且尽量把这些检查结果纳入中医辨治体系(有人认为这就是辨病论治,我不完全赞同)。例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多在气分,以气滞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在血分,当活血化瘀治之;自身抗体阳性为自身免疫性胃病,当凉血活血。不少中药有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论文发表,可以参用的。如香茶菜能改变胃黏膜的肠化,铁树叶能扭转上皮内瘤变,乌药、枳壳、木香等能促进胃动力;幽门螺杆菌(简称HP)阳性多湿热内阻,运用清热解*中药如蒲公英、连翘等(严重胃炎,如HP阳性,必须规范地杀HP治疗)。

我们这些从院校出来的中医,基本上可以称现代派,兼具中西理论,一般都会用中西两种理论体系进行辨治,我总认为应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西合参。例如,慢性胃炎,应当以患者的自觉症状作为诊断和辨治的基础、检查的导向和切入点,综合分析现代各种检查结果,来确定属于西医的何病、属于中医的何病,排除和鉴别其它病以避免误诊,再分析辨证辨出哪一证,然后确定主方,再结合现代检查,对用方进行加减演变。例如:胃镜见到胃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伴黏膜内出血点,黏液灰白或褐色,血管网清晰可见,血管纹暗红,这种表现属于气虚血瘀。我觉得所用主方和用药,最好既能符合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又要符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这样才更加精准高效。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宜升恶降,喜燥恶湿;胃主腐熟水谷,宜降恶升,喜润恶燥。脾与胃相互表里,共居中焦,完成消化功能。慢性胃炎临床以胃胀为最主要表现,次为胃痛、恶心、反酸、嘈杂等。最主要起因是情志不畅,最主要病机为气滞,治疗当以宣通气机为第一要务,所以,具有行气作用的药物必须要用,或行气导滞,或疏肝理气,或行气活血,或行气消食,或行气健脾。行气、理气最常用药物有陈皮、佛手、木香、乌药、青皮、枳壳、枳实、香橼、娑罗子,疏肝要用柴胡、香附、元胡索、郁金、八月札,止痛可用元胡索、甘松、豨莶草、徐长卿等。现代研究木蝴蝶、白及具有修复和保护粘膜损伤的作用,行气药物具有促进胃动力作用,煅牡蛎、煅瓦楞子、煅白螺蛳壳等有制酸作用等等。

中医认为脾胃的运化依赖肝的疏泄正常,肝气一郁,脾胃气机就异常。所以,治脾胃必治肝,我治疗胃炎首先疏肝,疏肝中药现代研究有调节消化道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还有调节情绪、调节睡眠、调整神经-内分泌紊乱的作用。西医近几年的研究也越来越肯定精神、情绪、心理活动对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常对胃炎伴有抑郁、焦虑的人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米氮平等治疗,当抑郁、焦虑得到改善后,胃的炎症和消化功能也得到改善,所以我常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方治疗胃炎。

总之,中医药治疗胃炎疗效明显,诊断过程提倡中西医结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怎样诊治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