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征稿YAN我在纽约
TUhjnbcbe - 2021/2/16 14:42:00
怎么样预防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020116.html
喜迎元旦节HAPPYNEWYEAR

的疫情来得猝不及防,从年初国内的武汉封城到三月纽约出现首例,再到后来世界范围的大爆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了。从三月开始在家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个月。马上要结束了,可一眼看不到头的美国疫情,让我对即将到来的仍然心存担忧。什么时候才能否极泰来?

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经济、*治、大国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爸妈的回国行程一次次被推迟,本以为美国的疫情在六月已经达到峰值,万万没想到之后以五倍的增速再次登顶。令人焦灼的总统大选,各种签证新规,留学生的进退两难,回国程序的复杂化,每一天都是大起大落的新闻,实可谓魔幻。

不禁回想起非典年,那一年正值毕业,突如其来的非典中断了毕业进程。在得知学校即将封闭的前两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回了家,接下来的两个月不需要上课,不需要考虑毕业论文,甚至没有规划签证。在家逍遥自在地享受毕业前最美好的时光。没有感受到非典带来的不便,反倒觉得那段日子是离开之前在家呆的时间最长,最放松的时光了。

今年又一次疫情爆发,但和17年前大不同了,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要猛烈、深远得多。身在重灾区纽约,出行严重受阻,逛街聚餐都成了很奢侈的事,居家工作唯一的好处是增加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但由于没有了正常通勤和社交活动,没有了基本的锻炼,每天一睁眼就是工作,单调的生活状态让人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悲观情绪。真是一场心灵与精神全方位的考验。

我不禁唏嘘生活命运的不可预见性。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人永远无法预见未知,也永远无法抹去历史。

17年来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年之前忙学业,博士毕业之际赶上了金融危机,亲眼目睹了08年9月雷曼的员工抱着文件箱离职的场景。在金丝雀码头的玻璃窗前担忧自己也许会和窗外的他们一样,刚入职就面临离职的风险,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那样的焦虑、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至今记忆犹新。那些年和先生分居两国,辗转于伦敦与纽约之间,有时候一个长周末打一个来回,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团聚。

后来顺理成章地在年安定了下来,也团聚了,然而命运她老人家又一次重重地当头一棒,接下来的两年医院之间奔波。医院整整住了八个月,医院只给了不可逆恶性疾病的结论,建议出院维持生命。记得拿到结论那一天,我出了地铁站,一束光从世贸大楼的玻璃窗反射过来,很刺眼,眼前瞬间漆黑,感觉生命就此没了光。在那里驻足很久,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虽然前后住院治疗已经一年多了,但那天之前仍然没有想到死亡,毕竟35岁的年龄死亡似乎还很遥远。出院后在家过了不到一年提心吊胆的日子,上班连走带跑,因为担心回家晚了,某项身体指标又下降了,或者又需要去急诊。虽然使尽了所有的力气,但最终没有赢过病魔和命运。医院的ICU走完了他最后的40天,最终永远地离开了,留下我一个人。

后来慢慢地花了几年时间苛问命运的不公,而无论多么不舍、绝望与无助,经过时间洗礼之后,一切似乎变得云淡风轻了。工作只剩情怀,无所谓得失,珍惜生活中所有的小确幸。两年前回国去了陵园,看着寂寞的墓碑,想着无论如何会再回去,也许五年十年的时候,虽然婚姻不能封存,但至少一直心存惦念。

成年人,因为亲历了生命的轮回,从此再不畏生死,也因此活得更加深沉而无畏。即使过得再曲折,内心中早已波澜不惊了。

END作者简介:YAN,忻一中班校友,现居美国纽约,从业华尔街。

技术编辑:柏子仁

文字校对:火头根

往期精彩回顾

马冬梅|我的

木蝴蝶

告别

赟儿

年的思念

牧马河畔百草堂

▼喜欢我就打个赏呗▼

1
查看完整版本: 征稿YAN我在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