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雪云散尽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译文:
一年中春天的景物,唯有梅花柳树韵味最深,到莺飞燕舞,春花烂漫的时候,春天则已经快到迟暮,让人感受不到新意。我作的这首《洞仙歌》,让探春的人吟诵之后,再不会有错过时序的憾恨。
风雪过后,阴云散尽,拂晓时分,庭院已经放晴。杨柳如同向人们流露出青眼一样抽出新叶。更加风流多情的,是那一点梅心,在远处与杨柳辉映,隐隐约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清浅的笑容。一年春光最好的时候,并不在芳菲浓艳的时节,那梅柳初绽,清艳淡香的时候最是娇柔妩媚。到了清明时节,万紫千红,繁花正纷乱怒放之时,已失去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占尽那短促的韶光,抓紧时间共同游乐玩赏,不要管早春料峭清寒,酒醉脸红,自然就温暖了。注释:
⑴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等,双调八十三字,上片六句三仄韵,下片七句三仄韵。⑵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⑶后时之悔:后悔错过了机会。⑷放:露出。⑸青眼:青睐。晋阮籍能为青白眼,喜悦时正眼相看,目多青处,厌恶时则白眼斜视。这里指春天柳叶开始泛出青绿色,好像对踏春游人示意欢迎。⑹约略:大概,差不多。颦(pín)轻笑浅:微微皱眉,盈盈浅笑。⑺浓芳:繁花浓艳。⑻小艳:指小而稀疏的花朵。疏香:指淡雅的清香,指梅花。⑼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⑽但莫管:只是不要顾及。⑾醉红:饮酒后面色红晕。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但创作的缘由,小序已表白清楚,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
文学赏析
《洞仙歌·雪云散》是北宋词人李元膺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时的情景,充满意趣,如柳叶以青眼待人,梅花轻颦浅笑的描写,尽显作者轻倩诙谐的笔风。下片写赏春须早,莫待浓芳馥郁之时的主张,深含作者对于盛衰转换的参悟,扣合主题,让人在惬意舒松中获得启示。全词以梅柳为主要状物对象,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寓理于景中,歌咏初春时节的美好景致达到极致。
这首词被前人许以“独识春光之微”(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其实不然。因为词有所本,杨巨源《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亦云:“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均先得此意。不过,同样意思发而为词,以比兴手法出之,仍饶有新意。
词的开篇,先点明季节性,“雪云散尽”,春回大地,然后再说明自己观察的具体时间(放晓晴)和地点(庭院)。庭院里所有,正如序言所写“一年春物,唯梅、柳间意味最深”,所以也就着重描写杨柳和梅花。杨柳才刚发出嫩芽,片片柳叶,就仿佛细长的眼睛一般,词人见此即喜,因为欣赏孟春,所以也欣赏孟春之柳,加以青眼。可是他不写自己青眼望柳,却说柳以青眼望人,这里足把自己喜悦的心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柳眼”这一传统比喻相结合起来了。写完柳以后,再写梅花,梅花瓣小而蕊重,所以说“一点梅心”,前面既然以眼眉来喻柳,这里就用“颦轻笑浅”的表情来喻梅,远近疏隔,相映成趣,手法非常新颖。
下片开篇直陈“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而在于“小艳疏香”,小艳、疏香,无疑都是在说梅。然后再说待到仲春、季春之时,也就是清明前后,“百紫千红花正乱”,一个“乱”字,正说明浓艳过头,杂乱无章,群芳斗艳下毫无重点,也便不见佳处了。到那时候,“已失春风一半”,春季本身已经过了一多半的时间,月盈则亏,美丽到了极点,也便日益走向残败,故而词人不喜。
古人崇尚自然之美,这自然应该是天生有序的,不拥挤,不争闹,类似理念,便非常符合词人所写孟春的柳和梅,正如很多文人画那般,一枝疏梅,或者一丛淡兰,便见雅致,画面上涂抹太多东西,留白不够,反觉乱目而闹心。所以词人说:要趁着春光美好,多玩赏这早春景致,就算略微有些轻寒义何妨呢?喝几杯酒也便暖和了呀。“醉红”既指醉后面红,也可指代红花,王安石《蔷薇》即有“浓绿扶疏云对起,醉红撩乱雪争开”句,所以这结句,也可理解为早春的梅花迎寒而开。
此词写景是为了说理,宋人惯说理,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把理代入诗词中的,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但这道理只要不空口直言,而承接着完整的意象,即所谓有“理趣”,那也是不妨道之的。而且词人作此,很明显不是简单地向读者灌输早春最美的道理,他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迎寒而独立,不与群芳竞的士大夫的风骨。
作者简介:
李元膺,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详。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
收藏!《唐诗三百首》朗读、赏析全集(共首)01赵佶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02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03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04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05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
06张先
千秋岁·数声鶗鴂
07晏几道丨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08张先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09张先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10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1张先|青门引·春思
12张先|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1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4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5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16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17晏殊丨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18晏殊丨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19晏殊丨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20晏殊丨踏莎行·祖席离歌
21晏殊丨踏莎行·小径红稀
22晏殊丨踏莎行·碧海无波
23晏殊丨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24韩缜丨凤箫吟·锁离愁
25宋祁丨木兰花·春景
26欧阳修丨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27欧阳修丨诉衷情·眉意
28欧阳修丨踏莎行·候馆梅残
29欧阳修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0欧阳修丨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31欧阳修丨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32欧阳修丨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33欧阳修丨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34欧阳修丨浪淘沙·把酒祝东风35欧阳修丨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36欧阳修丨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37聂冠卿丨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38柳永丨曲玉管·陇首云飞
39柳永丨雨霖铃·寒蝉凄切40柳永丨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41柳永丨采莲令·月华收
42柳永丨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43柳永丨定风波·自春来
44柳永丨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45柳永丨戚氏·晚秋天
46柳永丨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47柳永丨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48柳永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9柳永丨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50柳永丨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51王安石丨桂枝香·金陵怀古52王安石丨千秋岁引·秋景53王安国丨清平乐·留春不住54晏几道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55晏几道丨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56晏几道丨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57晏几道丨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58晏几道丨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59晏几道丨生查子·金鞭美少年60晏几道丨生查子·关山*梦长61晏几道丨木兰花·东风又作无情计62晏几道丨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63晏几道丨清平乐·留人不住64晏几道丨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65晏几道丨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66晏几道丨六幺令·绿阴春尽67晏几道丨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68晏几道丨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69晏几道丨留春令·画屏天畔70晏几道丨思远人·红叶*花秋意晚71晏几道丨满庭芳·南苑吹花72苏轼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3苏轼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74苏轼丨念奴娇·赤壁怀古75苏轼丨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76苏轼丨洞仙歌·冰肌玉骨77苏轼丨卜算子·*州定慧院寓居作78苏轼丨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79苏轼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80苏轼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81苏轼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82苏轼丨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83苏轼丨贺新郎·乳燕飞华屋84*庭坚丨鹧鸪天85*庭坚丨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86秦观丨望海潮·洛阳怀古87秦观丨八六子·倚危亭88秦观丨满庭芳·山抹微云89秦观丨满庭芳·晓色云开90秦观丨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91秦观丨踏莎行·郴州旅舍92秦观丨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93秦观丨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94秦观丨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95晁端礼丨绿头鸭·咏月96赵令畤丨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97赵令畤丨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98赵令畤丨清平乐·春风依旧99张耒丨《风流子·木叶亭皋下》晁补之丨《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晁补之丨《盐角儿·亳社观梅》晁补之丨《忆少年·别历下》晁补之丨《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晁冲之丨《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舒亶丨《虞美人·寄公度》朱服丨《渔家傲·小雨廉纤风细细》毛滂丨《惜分飞·泪湿阑干花着露》陈克丨《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陈克丨《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