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归肝、脾、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经,有小*而力较强。既善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功效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主治病证
①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②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③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④呕吐吞酸。
⑤虚寒腹痛泄泻。
配伍
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四药相合,既温补脾肾之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治脾肾阳虚之久泄每用。
用法用量
1.5~4.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看图鉴别
吴茱萸故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朗朗上口、家户喻晓,熟读之表达了我国自古向往和谐美满、世人团圆的美好梦想,使得中药吴茱萸世人皆知、耳熟能详。
春秋战国时代,诸国兵戈相见、权谋之术层出不穷,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塑造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错综复杂,中药吴茱萸此时展示了救人于危难的奇效。
吴茱萸产于吴国,称为吴萸,被视为国之瑰宝。有一年,吴国为联楚抵御别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楚国,楚王未闻此物,视为欺辱变大为不悦,吴臣有苦难诉,被赶到殿外。幸亏楚国有位博览群书、周游天下、精通医道的朱大夫熟知此植物,便在自家种植。某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中剧痛难忍,众医诊治,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呈现楚王,楚王病去而痊愈。当楚王得知此事后,随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楚王为感恩朱大夫治病之恩,向天下颁布诏令,改吴萸为吴茱萸以世间纪念。
RECOMMEND推荐阅读麻*香薷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藁本苍耳子辛夷蔓荆子葛根柴胡升麻桑叶蝉蜕菊花浮萍知母决明子夏枯草栀子*芩*连*柏玄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牛*射干穿心莲马齿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野菊花秦皮马勃木蝴蝶半枝莲青蒿地骨皮白薇胡*连银柴胡大*芦荟番泻叶千金子牵牛子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白薇徐长卿木瓜桑寄生五加皮蕲蛇豨莶草络石藤桑枝臭梧桐伸筋草鹿衔草路路通穿山龙苍术厚朴广藿香砂仁白豆蔻佩兰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木通通草金钱草茵陈萆薢石韦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