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居家桥头街,离老鼠窟不远,年代太久记忆不深了,只记得那里的正月里总是人山人海,说排队打几个弯到巷子口毫不夸张,只是爸妈都是喜欢安静的人,通常这样的热闹都退避较远,故而真正吃上,是到了二十多岁,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分到太原饮食公司,走他后门不排队才第一次吃到本地的名吃。
今年的正月是如此特殊,宅家的日子五味杂陈,想办法解解压吧,于是“全副武装”自驾去钟楼街停留短暂,离着人八丈远,买了十袋元宵,回到楼下,不进家门给老妈放了两袋,给邻居门口搁了几袋,回来就下锅给儿子煮了,今年的元宵软软糯糯,不黏不腻真是美味,原来怎么没发现呢?!
顺道儿百度一下,也长长知识,何况这些都是有趣的民间故事。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皮薄馅满,味道甘美,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鼠窟元宵的字号原名“恒义诚甜食店”,因地处钟楼街“老鼠窟”巷要口,故以“老鼠窟元宵店”著称。该店创始人申友(乳名三货)原籍太原市松庄村,家境贫寒,十六七岁就给人家打短工,以后在太原一些食品店做临时季节工。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或八月十五中秋节,一些铺号都愿雇他来做杂工。他虽没文化,但为人忠厚肯干。当帮工时对师傅特别殷勤,除做些杂活外,一有空隙,就悉心学习师傅的制作工艺。师傅们看到他诚心好学,就经常传授他些制作食品的工序和技艺。天长日久,他学会了不少做食品的技术。年,年仅18岁的申三货先后在按司街(现高等法院门口)、钟楼街等地摆摊设点卖元宵。当时只是买号铺中的生元宵,一早一晚煮熟后卖熟元宵。这样,一天只能赚些薄利维持生活。以后,他认为只有自己亲手制做,才能获得较多利润。经过不断请教师傅,又经友人介绍到西安元宵店取经,博采众长。从选料、浸米、配馅、滚元宵都亲自动手操作。经过多次试验。不断改进,终于试制成香甜可口、与众不同的元宵。这样每天晚上制做,白天上街叫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质量不断提高,销量也因此日渐增加。人们都异口同声赞美老申的元宵别具风味。从此,他的生意越来越兴旺。一人干不过来,全家一起动手。但有一条,不管谁干,老申都得亲自一一检点。检查后,认为哪道工序或配料不合格,他都要动手返工,以达到标准为目的。年,老鼠窟“恒义诚肉铺”生意萧条,亏累日益严重,经东家伙计议拟将铺底让出。这时的申三货鉴于自己的生意日趋兴隆,接过门面扩张营业,将“恒义诚肉铺”三间门面接过来,更名为“恒义诚甜食店”几经变迁,人们或许忘了恒义诚,老鼠窟却是家喻户晓。
疫情总会过去,日子总会要回到常态,愿诸如老鼠窟元宵清和园头脑等等这些历经磨难留下来的宝贝,得以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智勇琦,忻州一中79班校友,现居太原。
技术编辑:*连
文字校对:郁金
往期精彩回顾
木蝴蝶
国博小记
木蝴蝶|中元絮语
木蝴蝶|老太原的奢华早餐
木蝴蝶|记忆中的太钢汽水
木蝴蝶
年,心的自由
牧马河畔百草堂▼喜欢我就打个赏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