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这一“爆炸新闻”之前,江一燕一直是娱乐圈清流般的存在。除了演戏,她还是坚持支教10年、出过书、摄影曾获得过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奖的才女、文青女神。然而,获奖质疑在社交网络引发的蝴蝶效应却让其多年经营的“才女”人设一朝崩塌。这大概是今年以来,娱乐圈第三个影响较大的人设崩塌事件。
今年第一个人设崩塌的是“新时代女性”张雨绮。从去年下半年“刀砍”袁巴元闹婚变开始,一直到今年初两人互撕,张雨绮频上热搜。其实,如果她与袁巴元结婚生子、“争执动刀”、闪婚离婚,加上被网友挖出的掌掴汪小菲、怒踹王全安,故事到此为止,“社会我绮姐人狠话不多”的“新时代女性”人设还勉强成立,毕竟架是自己打的,婚是自己宣布结的,自己宣布离的,顶多被说成“看男人眼光不行”。但自从二人离婚官宣复合、之后互撕和所谓婚内出轨的剧情转变后她的“新时代女性”人设就迅速崩了。我们无法评判别人的生活,但她的任性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爱情,以及经营爱情既虎且刚的态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经验,任性绝不是新时代女性的标志。
第二个就是翟天临“学霸”人设的崩塌。今年上半年,顶着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头衔的翟天临,因在微博上在微博高调晒出博士后录取通知书,反问网友:知网是什么?就变成了热搜体质,直到被网友扒出毕业论文涉嫌抄袭、博士学位注水等等,“学霸”人设应声落地。事情的结局是不仅翟天临退出了北大博士后站,广大网友还深挖教育界存在的问题,质疑学术不端。一个颇有演技的年轻演员也因此沉寂,至今没有作品。
其实,江一燕与翟天临有点相似,在娱乐圈“学霸”和“才女”人设都不是那么好立的。尤其是“跨界才女”,这人设就更难立住了。如果说唱歌、写书、摄影还算文艺的话,那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就与文艺完全不沾边了。从来没有提及过投身于建筑领域的江一燕,之所以铺出自己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消息,无非是想加强一下“才女”的人设。不料这个跨界奖项却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质疑。
网友质疑江一燕获奖
江一燕被网友扒出,作为“梦想的家”的疑似业主,只是提供了设计的意见和想法,就把自己放在设计团队之首去国外领了奖,这不是抢专业设计师的功劳吗?不仅专业领域人士不满,就连网友也不淡定了:“如果仅提供想法就能获得建筑奖,那王石、潘石屹、王健林等岂不都是建筑大师?!”后来,有网友还内涵这个“权威”的世界级建筑奖项其实是个什么集团设立的,时间不长,每年设立个获奖项目之多。
明星“跨界”得奖并不多见,但江一燕面对铺天盖地质疑做出的回应却有避重就轻之嫌。随后,就有网友称她支教是每年去一趟拍拍照片,获得的《国家地理》摄影奖是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等。
犹记得去年初,吴彦祖在建筑设计改造类真人秀中带着“筑梦小队”与设计师一起设计的“木兰坊”入围国际顶尖建筑设计奖项——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奖提名遭遇的不少质疑,尽管他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系,可那又怎样呢?因为你是专业演员,不管怎么跨界都是玩票,顶多给自己赚个才子、才女的人设,很难达到专业水准,更别提什么“专业奖项”了。所以,做任何事情,想要获得行业甚至大众的认可,实力和专业度是首要条件!用了
2个月
的时间
复
习
明星立人设,无非是想获得好名声和利益——粉丝和市场的认可。如今,“人设”已成为娱乐圈的一种潮流,不少人因此尝到了甜头。通过“人设”走红或给自己加分的,有杨幂、袁姗姗这种走“自黑”路线的,也有迪丽热巴这样以“吃货”人设增加可爱度的,更有刘烨、邓超、孙俪这种演技与逗比、“神经质”和谐同存于一体,长久活跃在社交媒体的……分析这些所谓成功的人设,你会发现它往往来自大家对明星们敢于“暴露”自身不完美的一种欣赏,或者是对打破完美的一种满足感。而且这些明星的人设与其个人特质有部分相符,也与他们平时认真经营个人形象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作品垫底,因此,这样的人设是加分的。
但不幸的是,人设在让明星拥有典型化魅力、吸引大量粉丝获取市场红利的同时,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会用一种“求真”或爆料的手法给明星褪去“人设”光环。“人设”在让你有辨识标签的同时,也抹杀了你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你经营好丈夫、好妻子或“恩爱夫妻”人设时,任何与对方的吵架、与异性的社交,都有可能被夸大或另类解读,扰乱你真实的生活空间和领地,更别提那些靠提升技能(除身专业外)、靠“假面”维护的人设了。
如今社交网络日益发达,在一个充斥着“人设”的圈子里,大众往往会将“求真”上升到审美、品行、道德和法律的层面,当大众对明星“求真”的刻度越来越紧缩的时候,“人设”就有了不能承受之重。因为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明星承载着大众的“消费期待”:我欣赏、购买明星作品和代言产品的同时,也是在认同明星人设承载的价值取向和意义,如果人设虚假,即“人设”与客观真实之间没有了对等连接,就等于破坏了大众的期待和他们的内心满足,再完美的人设也会坍塌。所以,经营“人设”并非易事,造“人设”这种事还是少做为妙。
这些年,大家对明星人设的崩塌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从柯震东、宁财神等吸毒明星,到文章、黄海波、薛之谦、林丹、白百何、李小璐、吴秀波等被各种“绯闻”或出轨绊住脚,还有被涉嫌性侵官司缠身的高云翔……大家无一不是眼见他(她)“起高楼”,宴宾客,也眼见他(她)楼塌了。在一幕幕“人设”产生与崩塌的大戏中,人性的复杂和娱乐圈的变换莫测尽收眼底。
在娱乐圈日益倡导演技和品行的当下,维护“人设”已成为明星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不管是与明星真实情况不符,还是触及道德与法律红线的人设崩塌,都要面临汹涌而来的舆论,不但要给吃瓜群众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还会因形象受损面临着商业和演艺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尤其是明星一旦被扒出涉及道德、法律等问题时,不仅舆论的力量足以让你始料未及,还会面临被广告商、代言品牌抛弃、索赔的危险,至于事业,用一落千丈形容不为过,几年也许一生都翻不过身来。损失有多大,那些曾经人设崩塌的事件已有足够的警示!
雷佳音
在娱乐圈,打造过硬的人品和作品,才是最安全、最有说服力的“人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