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当宝宝7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会了将自己所学动作重新进行组合来解决问题。宝宝的创造力和潜能都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其实,你注意一下就可以发现,宝宝的观察力或许比我们成年人都要高。
有一次,我带着侄女去公园玩,我只是看着远方,纠结着应该带侄女去哪里玩呢。而侄女观察着周围的事物,看见小蜜蜂和蝴蝶,她还会想着抓,还问我为什么蝴蝶和蜜蜂会飞,我们人不会飞。我告诉他,因为这些小昆虫有翅膀,我们人没有翅膀啊,它们扇动翅膀就可以飞了。
这件事情过后,我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一直纠结带侄女去哪里玩,周围的事物对于3岁半的侄女来说都是新鲜的,她才刚刚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事物,为什么一定要带去游乐场才是玩呢?有的时候几颗小石头和几块面团,孩子就能够玩很久。
而我的侄子则是一个“破烂王,”经常喜欢捡一些别人丢弃的东西回家,还兴冲冲的跑到卫生间洗“新玩具。”还说这是他的宝藏,有一次,表姐实在忍无可忍,将他的这些“宝贝”都清理到楼下的垃圾桶,侄子上学回来知道后,哭的那叫一个惨啊,边哭边跑到楼下垃圾桶想去翻找,结果垃圾早就被清理走了。原来他将这些破烂带回家,是想要建造自己心中的“童话王国,”表姐的做法阻碍了侄子的创造性。
1.帮助宝宝做错选择
我们总是喜欢用成人的观点来看待宝宝做的事情,表姐或许认为这个玩具太脏了,洗完了还是很脏,而在侄子的角度则认为这是自己所需求的玩具,自己的这个“王国”少不了这件玩具。我们看似是在减少宝宝犯错误或者说失败,但是却会在无形之中扼杀宝宝的创造力。
2.参加登基评定
孩子对于一个东西有兴趣,仅仅只是感兴趣而已,而父母之间为了攀比,总是喜欢问对方的孩子,你们孩子考了多少分啊。那么就是将2个孩子进行对比了,而“失败”一方的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场较量,而且自己输了。这就会让失败一方的孩子对这个事物丧失了乐趣。
3.敷衍宝宝
当宝宝问你问题的时候,总是回答孩子说不知道,或者说选择推卸责任。孩子的爸爸说:“问你妈妈去,”妈妈:“去问你爸爸。”孩子问你们问题,就是说明孩子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而你们不告诉孩子,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求知欲,或许就有孩子再也不喜欢问为什么了。而为什么,是孩子探索的重要一步。
4.给宝宝选择恰当的玩具
我们在购买玩具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玩具都会给出年龄限制,比如说8岁以上才能玩,那么就别给5岁的孩子买了。很多所谓的高科技玩具,其实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我们给孩子选择玩具的时候,最好可以选择开发孩子大脑的那种。而不是那种意境组装完成的电动玩具,这句玩具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如积木大。
5.孩子不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接触的事物不同,补充的营养也不一样,所以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也就不一样了。有的人运动能力比较强,而有的人智商高,想要孩子变得完美太难了,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如果给孩子定一个很高的要求,孩子达不到,而且差距很大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比别人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