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绣球琼花丨飞来蝴蝶忽成团
TUhjnbcbe - 2024/12/13 18:06:00

↑荚蒾属绣球荚蒾,不孕花“花瓣”为5

绣球有红色、蓝色和紫色,而荚蒾花冠基本上是白色,偶尔带有淡红色。此外,荚蒾的花期在春天,一般4-5月;而绣球通常稍晚,一般要到初夏才会开。

古诗词里写到“绣球花”时多会提到春天这个时令,所咏“绣球”都是荚蒾。例如宋代顾逢《正绣球花》“何人团雪高抛去,冻在枝头春不知”,元代张昱《绣球花次兀颜廉使韵》“绣球春晚欲生寒,满树玲珑雪未干。落过杨花浑不觉,飞来蝴蝶忽成团”,明代邓仪《咏绣球花》“广庭春日正暄妍,一树名花玉槛前”,清代陈祖绶《辊绣球·怡园看绣球花》:“抛掷几时光,春雨里、花留无几。”

通过春天盛开、花冠5裂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明王象晋《群芳谱》中的“绣球”也是荚蒾属:

绣球,木本,皴体,叶青色微带黑而涩,春月开,花五瓣,百花成朵,团圞如球,其球满树,花有红、白二种,直寄枝,用八仙花体。

这应当是“木绣球”,即绣球荚蒾。绣球荚蒾的花序全部由大型的不孕花组成,盛开时“百花成朵,团圞如球”。类似的还有粉团,俗名雪球荚蒾,花序大小不到绣球荚蒾的一半,小巧可爱。

↑图为粉团

另外还有一些花开呈盘状的荚蒾,仅仅在周围有一圈大型的不孕花,中间都是小型的可育花。琼花(f.)蝴蝶戏珠花(f.)、天目琼花(鸡条树subsp.)等均如此。

↑图为蝴蝶戏珠花

↑图为天目琼花(鸡条树)

至于古籍中提到的聚八仙、八仙花、粉团、雪球、玉蝴蝶,有时候多有混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都是荚蒾属植物,且在唐宋之际已用于观赏。在南唐张翊所著《花经》中,“粉团”位于七品三命,地位不高。南宋时,此类植物已经进入皇宫,是禁中赏花的对象之一。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

禁中赏花非一,钟美堂花为极盛,堂前三面,皆以花石为台三层,台后分植玉绣球数百株,俨如镂玉屏。

这里的“玉绣球”应当就是绣球荚蒾或粉团,初开为碧绿色,俨然镂花的玉屏风,后渐渐成为雪白色,远看如雪球。

↑〔清〕汪承霈《春祺集锦图》(局部),绣球荚蒾

3.琼花:传说中的“天下无双”

《中国植物志》将扬州的琼花定为绣球荚蒾的变形,并且说它就是《洪武郡志》中的聚八仙、《花镜》中的八仙花。之所以名为“八仙”,清初陈淏子《花镜》卷3解释说:“因其一蒂八蕊,簇成一朵,故名‘八仙’。”这里“八蕊”,正是花序外围的8朵不育花。

但在历史上,扬州的琼花并非聚八仙。传说此花仅见于扬州后土庙,被称作“天下无双”,历来吟咏它的诗词、关于它究竟是哪种植物的争论都很多。

↑宋韩佑琼花真珠鸡图页绢本设色13.8x22.3厘米重庆市博物馆藏

唐宋之交,琼花已经出现在《花经》中,位列“二品八命”,比“六品四命”的聚八仙高很多。最早写道扬州琼花的是王禹偁。宋太宗至道元年(),王禹偁任扬州太守,其《后土庙琼花诗二首并序》云:“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

北宋庆历、至和年间,韩琦、欧阳修、刘敞先后赴扬州任太守,三人相继对琼花称赞有加。韩琦《后土庙琼花》先说:“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此琼瑶贵。”欧阳修《答许发运见寄》写道:“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据说欧阳修曾在琼花旁建一亭,名曰“无双”。[3]刘敞《无双亭观琼花赠圣民》也说:“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仙品国香俱妙绝,少倾高兴尽流霞。”

↑今日之琼花

经过诸位诗人的推广,扬州琼花声名大噪,知名度甚至超过洛阳的牡丹。宋代俞清老《琼花》:“因此琼花发,维扬胜洛阳。若无三月雨,占断一春香。”

扬州琼花火到什么程度?连当朝皇室也想据为己有。据宋末元初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北宋和南宋各有一次皇室移植扬州琼花的行动。第一次是仁宗庆历(—)年间移植到洛阳皇宫,但第二年就枯萎了,栽回于扬州后便复活开花。第二次移植是淳熙(—)年中,宋孝宗赵昚曾将它移植到“南内”(皇帝居住的地方),虽然在杭州,按道理水土气候与扬州相近,但依然憔悴开不了花,无奈只得将其送还。[4]

与此相应,明代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写隋炀帝前往扬州一睹琼花真容,为消解长途寂寞,不惜沿途建造四十余座离宫别馆,且多选美女佳人填入其中。事虽虚构,但由于《隋炀帝艳史》面向市民大众,曾在下层社会产生影响,“天下无双”的扬州琼花也为更多人知晓。

↑今日之琼花

宋代扬州城数遭兵火,鼎鼎大名的琼花也历经劫难。北宋张问《琼花赋》:“扬州后土祠琼花经兵火后,枯而复生。”杜斿《琼花记》载绍兴辛巳()之交,金兵入侵扬州,揭其本而去,有赖道士唐名大宁辨其旧根、悉心呵护才得以延续。一百多年后,德祐乙亥()元兵攻占扬州时,琼花最终未能幸免于难。蒋正子《山房随笔》记载:

扬州琼花,天下祇一本,士大夫爱重,作亭花侧,扁曰“无双”。德佑乙亥,北师至,花遂不荣。赵棠国炎有绝句吊曰:“名擅无双气色雄,忍将一死报东风。他年我若修花史,合传琼妃烈女中。”

明曹璿《琼花集》卷1引《洪武郡志》:“至元十三年,花朽。三十三年,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植故地,而琼花遂绝。凡元人称琼花者,皆八仙也。”至元十三年即年,此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三年后,南宋灭亡,琼花也被认为是民族气节的象征。

↑宋韩佑琼花真珠鸡图局部

自此以后,世间再无琼花。它到底长什么样?对此争论颇多,从宋代流传下来的绘画来看,琼花颇似聚八仙,例如南宋韩佑所绘《琼花真珠鸡图》。遗憾的是这幅图中的琼花并非完全写实。元明两代见过宋代琼花图的也都说像聚八仙,只是一个花序上不育花的数量是九朵,而非八朵。例如元王恽《秋涧集》卷95:“宋人画琼花图,花蕊团团作九叶,如聚八仙花。”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2:“昨见宋画琼花,真似野八仙。但多一头九朵簇成者,然亦不知孰是。”如此,宋代王月浦《琼花》“千须簇蝶围清馥,九萼联珠异众葩”中的“九萼”当是实指。琼花与八仙花相似,这就是为何琼花灭绝之后,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植故地的原因。

通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这些文献,借由今日之琼花,我们可以遥想扬州琼花当年的风姿。

[1]“寺院种植绣球花不是为了观赏,而是由于绣球花具有解热的特效,可用来治疗心脏病和咳嗽。过去小商人和农民等因贫穷而请不起医生,看病只得依靠采用佛教医学的寺院药法,特别是位于无医村中的寺院都种有很多药用植物,例如银杏等,一旦有事时可作为急救药使用,此外对日常的健康生活也很有益处。”见:〔日〕岩瀤亮顺著,王茂庆译《释迦健身秘术》,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年,第6页。

[2]〔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36“蝴蝶戏珠花”:“蝴蝶戏珠花即绣球之别种。桂馥札璞,绣球花周围先开,其瓣五出,酷似小白蝶,俗呼蝴蝶花。中心别有数十蕊,小如粟米。按:此花五瓣,三大两小,形微似蝶。中心绿蓓蕾,圆如碧珠,开不成瓣,白英点点,非蕊也。”

[3]《嘉庆重修一统志》卷97《扬州府》:“无双亭,在甘泉县东蕃釐观前,以琼花天下无双故也。宋欧阳修建。一云宋郊建,前贤题咏甚多。”“蕃釐观”后亦名为琼花观。

[4]〔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7:“扬州后土祠琼花,天下无二本,绝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仁宗庆历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辄枯,遂复载还祠中,敷荣如故。淳熙中,寿皇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花,仍送还之。其后,宦者陈源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杭之褚家塘琼花园是也。今后土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仿佛似之耳。”

作者简介:江汉汤汤,企业职员/中国美术馆志愿者讲解员/植物文化普及者,著有《古典植物园》(商务印书馆,.4)。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绣球琼花丨飞来蝴蝶忽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