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经常在学校里听到老师和家长说:“你家孩子坐不住,上课总是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就是家长总是一起谈论,给我家孩子辅导作业时,他总是不认真,东摸西摸,注意力不集中,除了学习对其他事情却都很有兴趣。
活泼好动本就是孩子的天性,专注力需从小培养,家长不妨试试3招。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会更专注,能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专注力。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有的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对事情的专注力较短,做父母的看着很闹心。
现在的家长都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比如有的孩子9个月就能独立行走,有的孩子13个月才可以独立行走,但是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正常范围,家长如果明白,自然会减少很多的焦虑。
孩子的先天气质、爱好兴趣以及教养家庭和教育模式的不同,在注意力的表现上差别都会很大,有的孩子敏感度高,他容易被很多外界细节吸引,也很容易因为一些大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事物而焦虑,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现象。
有些孩子很少有机会安静的玩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被频繁打断。有的孩子父母本身就是活跃兴奋度高,带孩子玩的时候也很难在安静的游戏上集中精力,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不同。
如果家庭环境总是杂乱吵闹,孩子的注意力也会受影响。经常被打骂呵斥的孩子,他们也很难专注于一件事情上。父母以及家庭成员的冲突造成的焦虑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除了这些因素,睡眠质量差,孤独症,学习困难等等,同样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表现,所以千万不要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比较,白白增添烦恼。孩子爱分神、坐不住、小动作不断、粗心大意等等,这些很可能是缺失注意力导致的。
其实活泼好动本就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靠后天培养的。家长不妨试试一下3个方法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首先,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小花猫去钓鱼,在河边看到一只蜻蜓,立马扔下鱼竿去追蜻蜓,一会儿又看见一只飞舞的花蝴蝶,又跑去抓蝴蝶,最后小花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个儿童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否则什么都干不好。
一次只做一件事意味着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全神贯注。如果我们没有一次只做一件事,效率会很低,同时我们也会付出代价,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其次,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这会直接导致他们更容易分心。想让孩子认真的学习,首先做父母的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合适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心理环境。
父母可以单独为孩子准备一个学习房间,房间布置也是越简单越好,并且保持室内安静,没有嘈杂的声音,让孩子在里面学习时不受外界的干扰。在孩子学习时,父母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全部收走,防止孩子禁不住诱惑时不时的玩起来。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则。如果连父母都不够专心,总是三心二意,那么孩子又能学到什么好呢?
最后,通过游戏训练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自身就具有,只是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被我们一些“爱”的行为打破了它。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世界里时,父母要做的是不打扰,给他自己思考的空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打扰孩子。
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不被打扰的独立思考才能形成专注力。现在很多的益智类游戏都是锻炼专注力的绝佳选择。
像萝卜蹲、拼图、玩积木等游戏,在娱乐的过程中,不但开发了孩子的大脑,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越玩越起劲,何谈注意力不集中呢。
总结:
聪明但是坐不住的孩子,就算他的智商再高,将来的学习成绩一定也不会太好。专注力好的孩子,能够主动去发现探索未知的世界,发现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锻炼他的恒心和毅力。
我们谁都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但还是可以从我们的身上、我们给孩子的东西上,看出大概的轮廓。如果他在我们这里,体会到爱和自由,长大后必将智慧而善良。因为“不打扰”是最深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