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长篇小说《归潮》以多线叙事书写四代人的纠葛、情感和跌宕的命运:年,潮汕人林汉先、陈洪礼为了家族振兴一起过番。在泰国,他们参与华文学校的开办和潮菜酒楼的运营,私下协助侨领羽先生投入抗日斗争,自此卷入时代洪流。多年后,陈家第四代陈乔峰以及侨四代黄博琳、李启铭等年轻人,在陈氏宗祠和碧河书楼等潮汕老民居的重修活化工作中相逢,爱情有了结果,曾散失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也现出轮廓……青年作家陈崇正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讲述家乡潮汕的百年沧桑,表达了潮汕文化独特的精神图景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归潮(节选)文
陈崇正
第一章
1
即便你没有来过潮州,也大概会在游客拍摄的照片里看过陈氏宗祠和碧河书楼,这两栋建筑隔着池塘遥遥相望,特别是在落日余晖之中,波光粼粼与树的剪影同时参与了构图,仿佛这里的时间从北宋便凝固了。
一切总算顺利,迎亲的车队回到碧河古镇已经是子时,车灯在黑暗中打开了一个空间,像是打开一个古老的秘密,却又不便言说。今夜堂哥陈得海娶亲,陈乔峰是伴郎,负责开婚车。按照风俗,新娘上车便不能和新郎说话,以免婚后经常吵架;下车时新郎要撑伞,新娘子不能见天。诸如此类的细节,老人们反复叮嘱,让陈乔峰记熟。“你堂哥紧张,这些细节你要在旁边多提醒。”陈乔峰只是点头,心里也叫苦,新郎没经验,难道他就有经验吗?
娶亲回来的车上充满了奇怪的沉默。与其他地方娶亲吵吵闹闹不同,潮州婚俗中娶亲非常安静,大概害怕惊扰了天上的神明,事以密成,在婚嫁之事上面更是如此。新娘进门,没有错过时辰,房子里灯火通明,喝甜汤丸进洞房,伴郎们才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围坐在一起食茶吃花生。
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陈乔峰眼帘,随即一个熟悉的名字从记忆之中苏醒:黄博琳。但他先假定不是,因为此前闹过几次笑话,打了招呼才发现认错了。他很快又觉得不可能,按时间推算,黄博琳应该已不在国内,或许只是幻觉。大概是看到人家结婚,他才会想起从前的女友。
第二日中午,婚宴设在碧河书楼的院子里,大树底下摆满了红色桌布的酒席,亲戚们三五成群围坐其间,小孩子穿梭打闹,临时请来的大厨师在书楼另一侧架起炉灶炒菜,门口铁架子电视机上播放着婚纱照剪影短片,音乐喜庆,那条老狗躺在音箱上面晒太阳。陈得海的父亲在走廊的茶几旁冲茶,他的旁边坐着碧河镇有名的神婆冰婶,冰婶正在对着录像机说话,表情略显拘谨。冰婶是陈得海阿公的姐姐,陈得海喊她老姑。“听说我这个跛脚老姑以前喜欢你阿公。”陈得海对陈乔峰说,“你阿公娶你阿嫲(潮州方言,下同:奶奶)之后,我老姑就没嫁人,伊‘落老爷’。”(神仙附体。指潮汕地区民间的一种祈求问卜活动。)
不过这个时候陈乔峰的注意力根本没有在神婆冰婶的身上,透过影影绰绰的人群,他终于是看清楚了,冰婶对面那个手持录像机的女孩,确实就是黄博琳。更令陈乔峰惊讶的是,她已经可以用音调不太标准的潮州话跟老人们攀谈。他听到她的声音,黄博琳也看到他,脸上的笑容便迅速消失了。在她身边拿着手机拍照的是李启铭,李启铭将她引介给朋友们,在不断变换聊天对象之后,他们终于来到陈乔峰面前,“乔峰,来来来,给你介绍个朋友,黄博琳,国内小有名气的纪录片导演,就是她拍摄了夏雨斋的民宿修缮工程,这部纪录片还拿了一个国际电影节的金奖。”黄博琳小声更正说:“是银奖。”李启铭似乎没听到,又指着陈乔峰说:“这是陈乔峰,我的好哥们儿,潮州木雕世家,好好的家业不继承,毕业后自己开公司给人家做设计。哦对,他还做玉雕设计,能做非常漂亮的首饰,你们女孩子一定会喜欢。”
黄博琳脸上的笑是突然出现的,像一页突然被放大的幻灯片,依然难以捉摸,充满疑问,她伸出手来,说:“幸会!”
他们握手。时隔八年,陈乔峰内心翻腾计算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他内心充满了复杂的猜忌,她跟李启铭现在是什么关系?李启铭这时候却取笑他,平时话最多,现在看到漂亮女孩子就说不出话来,还说等一下婚宴结束之后要找他,有件事想让他帮忙。陈乔峰点头答应,黄博琳的眼光很快从他这里移开,去跟其他人说话了。然后她好像也不怎么吃饭,婚宴开始以后,就像一只蝴蝶飞来飞去,拿着录像机到处拍摄。这顿饭陈乔峰也几乎没怎么吃,他也与其他人谈笑、说话,但眼角余光全在黄博琳身上。
终于她来到他身边拍摄,用潮州话问当地婚俗的细节,问到陈乔峰时,他摇摇头说:“我又没结过婚。”然后反问:“你嫁到潮州不是更清楚?”
黄博琳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只是一笑,“好好说话,多说点,反正后期剪辑不会给你留一个镜头。”话语间依然是熟悉的伶俐,陈乔峰反而松了一口气,她毕竟愿意跟他说话了。
2碧河古镇不大,梅花村却是古镇最小的一个村落。北宋时陈家始祖来到此地,但见满山的梅花盛开,心情大悦,于是定居于此,精心布置了一池隔二厝的风水。池塘叫梅花池。大厝是宗祠,敬祖先,敬过往;小厝是书楼,求功名,求未来。始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葬在梅山西侧,也就是日落梅;小儿子葬在梅山东侧,则是日升梅。两个儿子就是两大房头,大房守宗祠,二房守书楼,也就成了祖上定下的规矩,日升日落不能忘。梅花村里村民看似杂居无序,但他们对于房头的区分,自己非常清楚。
梅山之下是碧河,碧河之水通过不同的涵洞水渠浇灌古镇诸村的田地。故此梅花池并不是一池死水,而是与碧河水体相连的活水。连接河水和池水的通道,则是堤岸之下深埋的龙舌涵,涵口设有水闸。每个月开闸放水的日子,总有村民拉网捕鱼,此前也有小孩喜欢到急流之中戏水,后来出了事,两个男孩溺亡了,便被明令禁止,放闸时不许孩子靠近。反倒是在水流平缓的碧河里,常常会见到大人带着小孩游泳。所以梅花村的孩子无论男女,几乎很少人不会游泳。在梅花村,男孩成熟的标准是可以一口气游到碧河对岸,而女孩子则从小就跟着母亲在碧河边洗衣服,她们会看着自己喜欢的男孩游到彼岸。
这是陈乔峰同代人的记忆,而对于陈乔峰的母亲周小英来说,碧河提供的是鱼,她跟着父亲在碧河上捕鱼,再运到下游的半步村售卖。至于陈乔峰的阿嫲林雨果,她记忆中的碧河是通向大海的,她最亲的人就是从碧河中去往南洋,去往另一片陌生的土地讨生活。在雨果阿嫲的讲述中,她和其他几个村民挑着盐从碧河的渡船上过河时,日寇曾在岸上对着他们开枪。子弹打中了她挂在胸口的观音银饰,她捡回了一条命。阿嫲命硬,所以陈乔峰家从来都是女人当家,阿公陈团结只会玩木头,父亲陈纯钢也只会玩木头,到了哥哥陈无忌依然继续玩木头。他终于忍受不了,希望通过外出读书跳出去,不玩木头,他学设计,把玩玉石,但最终还是回到潮州古城,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越来越模糊。
八年之后,陈乔峰重新见到前女友黄博琳,这个在新加坡长大的华侨女孩开口让他帮忙。她的这个忙,竟然还是让他玩木头。
3书楼婚宴结束以后,李启铭带着黄博琳找到陈乔峰。他们打开车后厢,取出一件木雕,说这本来是准备在婚礼现场送出的结婚礼物,却因为路上一阵颠簸,不小心折了一小块木头,只能让陈乔峰帮忙修一下,回头再给人家送去。
“我路上就跟博琳说了,这事找你就对了。”
“对什么对,我现在的主业是玉石设计,一把木刻刀都没有。”陈乔峰想到他们一路过来说说笑笑就来气。
李启铭也不知道陈乔峰怎么突然这么大火气,依然笑嘻嘻,眼睛望向陈氏宗祠的方向,“你爸和你哥,这个时间应该都在祠堂里干活儿,你带我们一起过去,借工具给我们修一修就好啦。”显然他来之前已经想好了所有对策。
陈乔峰这时才看了一眼木雕,那是一件石榴多籽主题的木雕,不是机雕,看得出作者的构图颇具匠心。再细看,果然有一片叶子折断了,位置刚好是受力点,非常显眼,如果不修,整件木雕就废了。
见陈乔峰呆呆出神,黄博琳在边上突然说:“到底能不能修?能修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