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醉美宋词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TUhjnbcbe - 2024/5/20 17:2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辜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首词是作者怀念潇湘故旧的怀人之作。词以抒情为主,而用写景作为衬托,间以叙事和回忆,将怀人和羁旅融为一体,时间和空间跨越较大,感情真挚而意境悠远,是柳永的词中并不多见的以写友情为题材的作品。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萧条悲凉的秋景写秋思,引出怀人的主题。“望处雨收云断”三句,写抒情主人公凭栏远望所见,“雨收云断”点明雨后远景,“目送秋光”,道出是秋季天气,与下文“晚景”“花渐老”“露冷”“梧叶飘黄”层层深入的渲染描述相结合,披露出晚秋时节,天色向晚的时间概念。“悄悄”二字,状写作者感慨秋色,怀念友人的凝思情态。“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概括表述当时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大的范围是“悲秋”,是秋士的感时伤事之情,由宋玉的《悲秋赋》进一步联想到人生际遇的不偶和感伤,从而达到了今人和古人的认同,并为全词定下了萧瑟苍凉的感情基调。“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写近景,用物态变化渲染深秋意味,传达悲秋情绪。“水风轻、花渐老”指水上漂萍因秋深而变老。《尔雅》:“萍,其大者曰。”这里用花暗喻下文中所指故人浪迹萍踪的飘荡不定的生活。“月露冷、梧叶飘黄”,除明写时令变化,也暗指友人凋零后的分别离散之状。“遣情伤”道出心中伤感,以引出对故人的思念,这三个字即是词眼所在。“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他的情深老友究竟在何方,只能看见眼前烟水茫茫。“茫茫”道出了眼前景物的无边无际,也隐指不知故人踪迹所在。在渲染景物,以景传情的基础上,词人宕开一笔,由描写转而叙述,以三字成句,引点出思念“故人”的心绪,转换自然而气韵充沛。

下片以“难忘”二字,唤起对故人的回忆,进而写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文期酒会”是词人与友人交往的场景,说明他们的友情,是同道之交,相知之交,他们是相互唱和相互切磋的诗酒朋友。但是他们的酬唱纵酒的生活并不是很久,很快就天各一方,而且已经有了数年的时间,“几辜风月,屡变星霜”,言离别之久,也道出了离别后的惆怅。“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写对故人的思念,因阻隔既远,与友人不通消息,无从知道友人在什么地方。“潇湘”应是“故人”所在之地,但因山海阻隔,词人已无从对潇湘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了。“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与友人无从相见的失望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因为双燕不能传递音信,只能向天际遥指故人的踪迹,但江天之间,航船如织,却让他的盼望一次次落空。这两句道出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诚挚的情谊。据《开元天宝遗事》:“长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绍兰适巨商任宗,为贾于湘中,数年不归,复音书不达。绍兰目睹堂中有双燕戏于梁间,兰长吁而语于燕曰:‘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杳)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授于我婿。’言讫泪下。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诺。兰复向曰:‘尔若相允,当泊我怀中。’燕遂飞于膝上。兰遂吟诗一首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兰遂小书其字系在足上,燕遂飞鸣而去。任宗时在荆州,忽见一燕飞鸣于厅上。宗讶视之,燕遂泊于肩上,见有一小封书系在足上,宗解而视之,乃妻所寄之诗。宗感而泣下,燕复飞鸣而去。”词人将往潇湘,故用此典。此句以下皆从思妇着笔。“难”字和“空”字道出了阻隔之深和盼望之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的心理状态。“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一个“黯”字道出了词人的心绪,惨淡哀伤之情,与“遣情伤”的叙述相互补充,写出了心情的凝重低沉,“断鸿声里”则以孤雁的哀鸣来衬托哀伤的心境,词人与友人分隔天涯,都像这孤单的飞鸿一般,惆怅孤寂,两相映衬,声情尤显凄婉。“立尽斜阳”,画出主人公伫立残阳之中久久凝望的形象,他沉浸在对友人的回忆与思念之中,羁旅之苦与怀人之深从中可见。

这首词于羁旅途中写怀念友人,而友人的际遇与词人似有不谋而合之处,因而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挫折的经历与人生的失意,使他们的友情跨越了山水阻隔,因而显得更为深切诚挚。

1
查看完整版本: 醉美宋词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