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山猫》在年日本全国评选“我最喜欢这部绘本”第一名,作为生命教育绘本,它以浅显的故事让孩子认识死亡,认识生命。绘本的美好就在于,它虽然在讲小鸟的死亡,却通过熊与山猫的相遇来感知生命的美好与希望。这本绘本改变传统的明艳色彩,全篇采用灰色、白色、黑色相间的画面。色彩简单明了,适合孩子简单心理的同时,也带给成人更多的思考。
提起生命教育,作为成人的我们大多有所顾忌,也可能会产生“现在给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是不是太残酷”的疑惑。事实上,无论成人也好,还是孩子也罢,在人生的路上都免不了面对人生的生离死别。而这本绘本在描述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告诉了孩子面对死亡怎么办,也同时告诉成人要如何更好地去生活。
1、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孩子能接受死亡么?
《熊和山猫》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熊的好朋友小鸟离世的故事。熊在面对小鸟的离开特别的伤心难过,它做了一个美丽的盒子,在盒子里放满了花瓣,并把小鸟放进了盒子里。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装小鸟的盒子。在小鸟去世之后,熊想起了它跟小鸟聊天的情景。
它们聊天的内容是关于“今天早晨”“昨天早晨”“前天早晨”的话题,熊说:“昨天早晨”“前天早晨”都曾经是“今天早晨”。而细想“昨天”“前天”“今天”又颇具哲学意义,事实上,每一天都曾经是昨天,前天,也都会成为今天。
时间的流逝没有任何征兆,一眨眼,一瞬间便匆匆而过。今天总会到来,而今天也会过去,变成昨天,变成前天,变成从前。时间如此,那么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生命会从幼年、童年、青年走向中年,老年,走向死亡,死亡不会因为我们不去想,就变得不存在。
很多人成年之后,都忌讳“死亡”这个字眼,仿佛不去触碰,它就会离我们远去。熊对小鸟说:“我们永远都在“今天早晨”,要像这样一直一直在一起哟。”熊的纯真质朴得让人心疼,就如同我们在童年对玩伴许下的诺言一样。但是死亡是事实,也很残酷,即便曾经有过多么美好的誓言,有过多么美好的憧憬,它该来的时候永远不会容情。
熊难过极了,它接受不了小鸟的离开。我想,在这个关于死亡的命题中,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很难接受这一事实。
2、关于接受“死亡”这一事实,孩子需要的只是共情与理解。
熊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着装有小鸟的盒子,森林的动物们很好奇,问熊,你的盒子里到底装的什么呀?当熊打开盒子的时候,大家都露出忧伤的表情,然后说着同样的话:“熊,小鸟再也回不来了,虽然你很难过,可还是得忘了呀。”
你在面对孩子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孩子心爱的玩具丢了,哇哇大哭的时候,你会说:“哭什么呀?值当的么?”
当孩子最爱的积木被父母强行“分享”给别的小朋友时,你会漫不经心地说:“好孩子要懂事,要学会分享。”可是孩子的脸上却写着不愿意。
细细想来,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言行,与森林里的动物好像并无异议。我们只是让孩子懂事,让孩子分享,让孩子忘了。然而,那些心爱的玩具,最爱的积木,它们真的就只是孩子世界里的全部。
那些你说要他们轻易忘记的,真的忘不掉。
熊把自己关了很久,一天,他走出家门,遇到了山猫,山猫有一只形状奇怪的盒子。熊用打开自己的盒子做交换,看到了山猫盒子里装的小提琴。
山猫看到小鸟,对熊说:“你和这只小鸟一定是好朋友吧?小鸟死了,你一定很难过吧?”熊很吃惊,还是第一次有人对它说这样的话。
那一刻,我相信,山猫对熊的共情和理解,一定让熊对生活充满了期待。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共情与理解?那些成人的主观臆断,漫不经心,也许一个不小心就关闭了孩子内心通往世界的桥梁。
而这一刻,山猫的话更像是拨开熊在薄雾中前行的屏障,前所未有的爽朗与明亮呈现在熊的眼前。
3、生命的离开并不是真的离开,它因为记忆的存在而存在。
熊在山猫的小提琴声中想起了它和小鸟在一起时种种美好的片段:小鸟被黄鼠狼袭击,受了伤,熊守护着小鸟,熊又为小鸟找来漂亮的叶子绑在小鸟掉了羽毛的尾巴上;小鸟为了叫醒熊,用小嘴啄熊的额头;熊和小鸟比赛数浆果,小鸟总是比熊数得快;他们一起去泉边玩水,他们偶尔吵架后再次和好。
熊在回忆与小鸟相处的过程中,在小提琴声缓缓的抚慰中,慢慢地学会了释然与和解。绘本的画面也从之前的灰白黑,多了明艳的蝴蝶结。那一抹亮色就如熊生命中的阳光一般,照亮了它失去小鸟之后的每一个黑夜。
熊把小鸟埋在了一处总能照到阳光的地方。熊说:“我不会掉眼泪了。因为我和小鸟永远永远都是好朋友。”
小鸟和熊的友谊因为彼此共同的回忆而成为永远。而在熊的心里,小鸟的离去也不再尽是悲伤,而是成了熊更好地向前的力量。
小鸟生命的离开也不再是真的离开,它因为与熊之间记忆的存在而存在。如果要把这个存在加一个期限,那就是永远。
在小鸟离去的这一趟生命之旅中,因为山猫的出现,让熊的生活多了更多的可能。他的人生,也因为对待生命的反思、难过、感悟而有力更多的期待。这一段生命之旅与其说是熊在面对小鸟死亡后的一系列心路历程,不如说也是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接纳死亡、进而更好地走向未来人生的路程。
结语:
《西藏生死书》中有一句话: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生命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死亡赋予的,因为有了死亡,生才显得更为重要与珍贵。《熊和山猫》作为儿童生命教育的绘本,从浅显的故事,揭示出生命的哲理。而它不仅能为儿童指导人生路上的种种迷惑,也能给成人带来更多关于教育的思考。
熊和山猫(爱心树童书)京东好评率94%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35.1购买死亡并不可怕,可是的是成人永远无法理解孩子的内心。而那把通往儿童世界的钥匙其实就在我们手中,希望每一个成人都能够看到它,找到它。
#童书纷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