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这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寒露的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在岐山一校焕新校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贴近并了解这个节气。
利用综合课的课堂,向学生简介寒露、寒露习俗、寒露养生、寒露诗词、寒露谚语等有关“寒露”的知识。
一、二年组的小同学通过回家给爸爸妈妈介绍寒露习俗,背寒露谚语,对“寒露”这个节气有了初步了解。
三、四年组的同学们学习背诵古诗《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并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加深了对“寒露”的了解。
五、六年组的则是通过吟诵《玉蝴蝶》,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习作,深入了解了“寒露”这个节气。
在以“寒露”为主题的成果交流会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诵诗篇、手工制作、绘制思维导图、成果展示、感想交流……真正把节气课程落到了实处。
“焕新之声”广播站为配合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开展,推出了一期“寒露”特别广播。
节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二十四节气课程,有利于让学生学习古代文化,了解先人智慧,进一步增加了全体岐一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