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是史上最牛民间词作家,阴差阳错三次落榜
TUhjnbcbe - 2023/8/4 20:37:00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流传至今,他的人生故事也迭荡起伏。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出身官宦之家,受家庭教育影响,当然也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风气,自幼就有科举中第,当官报国的志气。公元年,正值而立之年的柳永入京考试。

柳永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心想金榜题名是没有问题,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就没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首著名的《鹤冲天》。其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成脍炙人口的佳句。

柳永这首牢骚诗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介入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你不是浅斟低唱,怎么还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柳永纪念馆壁刻柳永词《雨霖铃》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

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在柳永那么多词作中,你是喜欢《蝶恋花》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是喜欢《浪淘沙慢》的“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亦或是《玉蝴蝶》的“未同欢、寸心暗许,欲话别、纤手重携。”

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17年,直到他终于在47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

柳永终于考中,此后开始了自己游官生涯。是金子总会发光,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公元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他因为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二年后,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他为*有声,多有*绩,被称为“名宦”。虽然后来,柳永在仕途上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高各式,但他还是因为一手好词而留名青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是史上最牛民间词作家,阴差阳错三次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