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宝钗扑蝶偷听嫁祸林黛玉从兵法中解读金蝉
TUhjnbcbe - 2023/4/29 18:57:00

滴翠亭薛宝钗一共做了三件事:扑蝶、偷听、嫁祸,每一件都饱含讽刺,细思极恐。

《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精髓就是:“欺骗”,利用表象替罪受死,让自己逃脱危险。

单说薛宝钗嫁祸林黛玉这件事:读懂兵法《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就能明白作者特意安排这个情节有三层用意。

1、明写薛宝钗心内藏奸,虚伪狡诈,表面道学淑女,实则是个阴险小人

子曾经曰过:巧言令色者,鲜矣仁。意思就是:某些人整天喜欢说好听的,往往内心狡诈,没不讲道德仁义。

薛宝钗自己管一招叫做“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翻译过来就是:保存原型,欺骗友*不怀疑,蛊惑敌人不敢轻举妄动,隐蔽自己的行动不暴露,达到有效防止被损害的目的。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金蝉脱壳”案例:宋将毕再遇将*与金兵交战后,金兵增援,毕将*决定连夜悄悄撤退,就用数十只羊倒悬在树上,下面放上鼓,让羊不停踏鼓造成击鼓假象迷惑金兵,然后带领宋*悄悄撤退。

第二天金兵冲过来一看,只看到树上有数十只羊踩踏鼓面,那么问题来了,请问这些羊的下场会怎样?肯定是成了敌人的盘中餐。

薛宝钗“金蝉脱壳”,她自己安然无恙地飞走了,留下一个林黛玉做“替罪羊”,林黛玉还能有好吗?

首先,小红和坠儿都已经认为是林姑娘偷听了她们的机密,林黛玉偷听墙角,对男女秘事兴趣盎然的罪名已经坐实了,大家闺秀的形象已经受损,怎么还能说黛玉没受伤害呢?

小红的父母都是荣国府的二管家,尤其她母亲还负责大观园的人事安保工作,想陷害林黛玉很难吗?贾府奴大欺主的事情还少吗?

紫鹃和宝玉避嫌的时候说:“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那起混帐行子们”到底是谁?他们说的是什么?显然易见是贾府的底层奴才,说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亲厚的事情。

宁国府里“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荣国府里同样也可以有“小人诟谇谣诼之辞”小红后来去了王熙凤处也没有混的多好,坠儿在宝玉屋里也一直是个边缘人。

尤其是坠儿后来还因为偷窃被撵走,被和林黛玉相似的晴雯用一丈青虐待,她的母亲明显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们出去有什么丑话说不出来呢?

2、通过薛宝钗对小红的熟悉,写出薛宝钗在贾宝玉身上下的功夫太深

薛宝钗为什么一听小红说话就“煞住脚往里细听”?因为小红是宝玉的丫鬟,宝钗平时在宝玉身上下的功夫太狠了。

小红不过是个三等丫鬟,连宝玉都不认识,没见过她,宝钗居然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她,还对她的脾气性格了如指掌。

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可见宝钗下的功夫深,作者写她的丫鬟莺儿专门拿走了小红画样子的笔,可见细节处都是功夫。主仆俩整天在宝玉身边努力经营。

宝钗亲自勾结花袭人这个贴身大丫鬟,送戒指、送裙子,言语暗示提点。王夫人提拔袭人宝钗头一个跑去道喜,就是为了邀功,因为她和母亲薛姨妈都帮袭人说了好话。宝钗是要让袭人感激她的意思。

宝钗还安排莺儿去勾搭宝玉的心腹小厮茗烟,两人拜了干兄妹,连莺儿的母亲也没闲着,和茗烟的母亲结了干亲。薛宝钗还特意利用管家的便利,假公济私,给茗烟的母亲谋了个肥差。

完事她还要装清高,结果被平儿戳破了莺儿和茗烟拜把子的丑事,闹得大家都知道了。薛宝钗结交笼络贾府奴才,对宝玉的用心昭然若揭,更加被贾府众人瞧不起。

、伏笔林黛玉后文中会因薛宝钗或被她嫁祸受到伤害

谁知道八十回后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断定薛宝钗这次陷害林黛玉对结局没有长期危害?谁又能断定薛宝钗没有使用别的阴谋诡计又害过林黛玉呢?

薛宝钗之所以会来滴翠亭,是追逐一对玉蝴蝶来的。这对玉蝴蝶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化身,它们本来飞得好好的,就像宝钗来之前,宝黛青梅竹马“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薛宝钗偏想要横插一脚,把它们抓来玩耍。

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

宝钗苦苦追逐一路,也没有能扑住玉蝴蝶,暗示宝钗费尽心机经营多年,也没能拆散宝黛。

后来就算抄家后,宝钗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终于嫁给了宝玉为妻,可宝玉却抛弃了她,追随林黛玉而去,宁愿给黛玉守墓也不和她一起生活,也是够悲剧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钗扑蝶偷听嫁祸林黛玉从兵法中解读金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