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症的表现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具体表现为:
1.总觉得浑身不舒坦。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
2.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
3.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粘痰,却总是咳而不爽。
4.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
5.手足心热、大便干结。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
如何预防秋燥
饮食
秋天的饮食原则该以滋阴润燥养肺为主,还要多喝水、热茶、汤类或白开水。可以满足体内新陈代谢的需要,有防便秘,润肌肤、防唇裂的作用。暮秋时节,人们的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和藏纳,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增强人体素质。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虾等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
起居
秋天的天气连绵多雨,凉意渐浓,易患重感冒,关节炎、腰腿痛、溃疡等病人的病情加重,因此在入秋以后,睡眠时应注意保暖,不可裸腹,不可卧凉榻,衣服的增减应随天气的变化而定。
运动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可使呼吸肌活动增加,更多的肺泡参与气体的交换,肺的通气量和摄氧量均会增加,呼吸功能也就得到了改善。
调节心情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
秋季易伤津液。饮食上还有这些建议:
1.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蕃茄、豆腐、银耳、梨、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
2.禁烟、酒以及辣椒等燥热之品。
秋季养肺正当时
中医讲「肺者,五藏六府之盖」,同时又认为「肺为娇脏」,需要调理养护。国医大师卢芳教授,针对雾霾天气和肺部保养,亲自组方「清肺益肺茶」——用木蝴蝶、乌梅、麦冬、桔梗、玄参、甘草等九位药材,以特定比例配比——以药入茶,润肺利咽、清热化痰。既可治病,又可防病。
医院由国医大师卢芳教授创立于年,一直坚持「做感动的医疗」的办院理念,选用地道药材。茶中所用药材均从源头把控,手工精挑细选,质地上乘。
规格价格信息
价格:69元/袋(每袋含10包,10天用量)
邮费:10元(两袋以上包邮)
购买方式
到店购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二道街48号(营业时间:8:00-16:30,-)
线上购买:添加官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