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详实的大数据是有效防控和信心决心的基础准确详实的大数据是有效防控和信心决心的基础!咽干、咽痛、干咳、有涕无涕的呼吸道变化,有汗无汗的体温变化,胃口、二便、舌苔舌相、脉象等临床症状?携带率?感染率?康复率?致死率?等等!
转自一位祖传中医:低烧,畏寒,主要表现头晕目眩,胃作呕,不想吃,睡眠不好!胸闷咳嗽较轻!起来略有心悸,乏力!其它尚好!
孟子良第一舌苔:表寒里湿
炙麻*6杏仁12苡米60甘草6柴胡20*芩10半夏10四叶参15藿香15白蔻10炒苍术10茯苓12竹叶15
煎7付**3
孟子良用药7付后
第二舌苔:气阴两虚余邪未尽扶正祛邪不留余寇
南北沙参各15克炒苍白术各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姜半夏10克橘红10克山药15克苡米30克玉竹12克五味4克天麻10克生姜10克大枣20克
代煎五付**3
服中药(兼有西药)前后舌变化明显,服药前舌尖处像一凸起桃子
病例摘录仅供
医务人员学习思考
夜已深,简单记录整理……
中华复兴需要文化自信,应对生物安全危机更需要兼收并蓄和文化自救!危机转换重在思维突破、体制革命和知行合一!生物的客观多样性,同样需要跨民族、跨国界、跨学科的文化认知多样性!西医治疫的三大法宝,“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已近无以复加,“保护易感人群”尚在路上、更在迷途!疫情目前正处爆发上升期,转折点何时方能来到?!海若窃以为转折出现应有三:一、天人合一,节气转换,“寒湿热”时疫发生环境根本变化,其病自衰!二、中医药积极参与防治病患,并获得重大比对优势突破、广泛认可与全国推广!三、中医发挥“治未病”优势,全国易感区皆进行“中药体质的易感偏性调理”和“食疗调养”!!!主要还是天气异常,诱发病*活跃,人体自身再有内湿内热就更加易感了!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湿温病更难缠,一定要注意健脾消食、利湿清热、防治上火!建议大家都要注意家人亲朋的对症调理“治未病”,要有持久战准备,如果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参与防治的话,估计一周后就会有转机,否则形势不容乐观!
实践再次证明面对新型病*,中医“治未病”调治体质偏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遗憾的是缺乏感染发病患者与接触不发病的健康人员的相关体质舌相等信息,一概以笼统的“增强抵抗力”来解释是缺乏大数据支持的和不负责任的!!!(附转下文)——
武汉3名新冠肺炎治愈者:家人和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增强抵抗力很重要
光明网01-:07
新型冠状病*肆虐,尤其是和武汉有过交集的人都有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
38岁的郭琴是一名感染者,她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照顾了五六名新型冠状病*肺炎重症患医院护士。
郭琴发热是在1月12日,次日被确诊为患上了新型冠状病*肺炎。经过14天的治疗,1月27日,治愈的郭琴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郭琴认为,自己染上病*最大的可能是与照顾重症患者有关。令郭琴感到庆幸的是,被确诊之前,她与四名家人有密切接触,但家人并未感染,并于1月27日解除医学观察。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郭琴外,与另外两名治愈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1月27日24时,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