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子恺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现了 [复制链接]

1#

本文摘自《子恺漫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版

吃月亮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

艺术家丰子恺先生

在创作儿童画时的

一些思考和经历

它常常提醒我

在与儿童相处时

始终要保持热爱和理解

才能真正体会到

儿童的内心世界

本文选自

《子恺漫画选》的序言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大师眼中的儿童世界吧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文|丰子恺

丰子恺,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他的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而且还以“曲高和众”的艺术主张和“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艺术特色备受世人青睐。

年秋天,人民美术出版社来信,提议刊印我旧作漫画的选集,并且教我自己选定,我对刊印表示同意,但要求由我请托王朝闻同志代选。

因为我相信客观意见往往比主观意见正确,而且王朝闻同志前年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关于我的画的文章(此文后来收集在他的《新艺术论集》中),请他选画最为适当。人民美术出版社对我表示同意,王朝闻同志也慨允我的请求,这画集便选定了。

人民美术出版社和王朝闻同志都希望我自己写一篇序言,对读者谈谈我当时的创作经验,借王朝闻同志的话来说,便是要我说明我“怎么会发生《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这种作品的创作冲动”。

▲丰子恺,上图《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下图《瞻瞻的脚踏车》。图

网络

他们的意思都是希望我的话能给读者作参考,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见画材。然而真惭愧,我创作这些画时的动机实在卑微琐屑得很,全然没有供读者作参考的价值。

因为这无非是家庭亲子之情,即古人所谓“舐犊情深”,用画笔来草草地表现出罢了,其实全不足道。不过既蒙嘱咐,姑且把30年前的琐事和偶感约略谈谈:

我作这些画的时候,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地爱他们。

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

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

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

他们跌一跤,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

我当时对于我的孩子们,可说是“热爱”,这热爱便是作这些画的最初的动机。

我家的孩子产得密,家里帮手少,因此我须得在教课之外帮助照管孩子,就像我那时一幅漫画中的“兼母之父”一样。

▲左右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