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新型冠状病*肺炎”属中医“疫病”“湿温”范畴。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的预防,目前缺乏有效的西医措施,故我院遵循山东省省中医药预防方案并结合我区地域特点,强调以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相结合为主,制定我院差异化方案。
山东省省中医药预防方案
医院中医团队
“中医适宜技术”方案
一、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预防方案
(一)普通人群预防方:
药物组成
芪10g、炒白术10g、防风6g、太子参12g、麦冬10g、连翘10g、金银花15g、薏苡仁12g、茯苓9g、苏叶6g、炙甘草3g
功用:益气养阴,扶正固表
适用人群:普通人群
中医适宜技术:
平和质:以足浴、耳穴疗法为主。足浴方取艾叶、生姜各30g为组方煮水ml-ml,适温浴足。耳穴:穴取脾、胃、大肠、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耳尖、气管、肾上腺等。
湿热质:以刮痧疗法为主,循督脉、膀胱经刮痧。
痰湿质:以拔罐疗法为主,循督脉、膀胱经拔罐。
血瘀质:以放血疗法为主,穴取肺俞、肝俞、大椎、膏肓等。阳虚质:以艾灸疗法为主,采用腹灸(连续3天为一疗程)、督脉灸(间隔10天一次)及阿是穴灸。
(二)特殊人群:
1、孕妇预防方
药物组成:白术9g、*芩6g、紫苏叶6g、金银花6g、山药18g、陈皮6g
功用:养阴清热,理气安胎,扶正固表
适用人群:怀孕的妇女
中医适宜技术:
以足浴疗法为主,温水控制在35℃左右,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宜。
2、儿童预防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6g、蒲公英3g、生*芪6g、陈皮3g、麦冬6g、炒牛蒡子3g、生甘草1.5g
功用:清热解*,益气解表
适用人群:少年儿童
中医适宜技术:
拔罐疗法:穴取肺俞、大椎、脾俞、膏肓等穴。
捏脊疗法:以膀胱经、督脉为主。
放血疗法:穴取少商、商阳、耳尖。
3、老年人预防方
药物组成
参10g、茯苓15g、陈皮9g、炒白术9g、*芪12g、防风6g、百合6g
功用: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适用人群:无基础病的老年人
中医适宜技术:
平和质:以足浴、耳穴疗法为主,足浴方取艾叶30g、生姜30g、红花10g为组方煮水ml-ml,适温浴足。耳穴:穴取脾、胃、咽喉、扁桃体、内分泌、皮质下、肾。
湿热质:以刮痧疗法为主,循督脉、膀胱经刮痧。
痰湿质:以拔罐疗法为主,循膀胱经拔罐、走罐。
血瘀质:以放血疗法为主,穴取脾俞、肝俞、大椎、三焦俞。阳虚质:以艾灸疗法为主,以艾灸疗法为主采用腹灸(连续3天为一疗程)、督脉灸(隔10天一次)、及阿是穴灸。
(三)基础疾病者预防方:
1.糖尿病者:
药物组成:金银花12g、沙参10g、麦门冬9g、*连3g、芦根15g、生薏苡仁15g
功用:清热生津,滋阴固表
适用人群: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者预防
中医适宜技术:
以足浴、耳穴疗法为主,足浴方以艾叶30g、生姜30g、红花10g为组方煮水ml-ml,适温浴足。耳穴:脾、内分泌、咽喉、大肠、皮质下、肺、交感、丘脑、三焦、胆等。
2.高血压者:
药物组成:菊花15g、桑叶9g、钩藤12g、白芍9g、枸杞子10g、茯苓9g
功用:清热养阴,平肝固表
适用人群: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或高血压偏高者预防
中医适宜技术:
以刮痧、拔罐及足浴、耳穴疗法为主,足浴方以艾叶30g、生姜30g、红花10g为组方煮水ml-ml,适温浴足。
刮痧:循膀胱经、督脉、肝胆经刮痧。
拔罐:拔罐以大椎、天宗、肝俞、胆俞部位为主。
放血:以大椎、肝俞、鱼际为主。
耳穴:皮质下、心、肝、耳尖、神门、枕等
3.冠心病者:
药物组成
参12g、麦冬9g、五味子3g、丹参9g、金银花12g、功用:益气养阴,清热固表
适用人群:患有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者预防
中医适宜技术:
以足浴、耳穴疗法为主,足浴方取艾叶30g、丹参30g、红花10g为组方,煮水ml-ml,适温浴足。
耳穴:穴取皮质下,心,神门,交感,肾上腺,肺。
4.慢性呼吸病者:
药物组成:金银花9g、生*芪12g、炒白术12g、陈皮12g、防风9g、生甘草6g
功用:益气健脾,清热固表
适用人群: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处于缓解期的患者预防
中医适宜技术:
以刮痧、拔罐、放血及足浴、耳穴疗法为主,足浴方取艾叶30g、生姜30g、陈皮10g为组方,煮水ml-ml,适温浴足。
刮痧:循督脉,膀胱经,肺经,大肠经刮痧。
拔罐:以定喘穴,肺俞,云门,肩井,膈俞,陶道为主。
耳穴:穴取支气管,平喘,交感,口,肾,神门,肺,气质下。
(四)密切接触者及医务人员预防方:
药物组成
芪10g、*参12g、炒白术10g、防风6g、太子参12g、麦冬10g、连翘10g、金银花15g、苏叶6g、藿香6g、炙甘草3g、
功用:益气养阴,扶正固表
适用人群:密切接触者及医务人员。
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贞芪扶正丸(胶囊)
中医适宜技术:
平和质:以足浴、耳穴疗法为主。足浴方取艾叶30g、生姜30g为组方煮水ml-ml,适温浴足。耳穴:口,肺,脾,肾,支气管,交感,内分泌。
湿热质:以刮痧疗法为主湿热质,刮痧循督脉,膀胱经。
痰湿质:以拔罐疗法为主,循督脉、膀胱经走罐、拔罐。
血瘀质:以放血疗法为主,穴取大椎、肺俞。阳虚质:以艾灸疗法为主,采用腹灸(连续3天为一疗程)、督脉灸(隔10天一次)、及阿是穴灸。
二、煎煮及服用方法
(一)煎煮方法
取中药处方一剂入砂锅,清水浸泡30分钟,武火(大火)烧开改文火(小火)煎煮10分钟,同法再煮一遍,两次共煎出药汁兑一起,共约毫升(儿童处方50-毫升)。
(二)服用方法
中药一剂分2-3次于三餐后1小时温服,每日一剂,连服5剂为宜。
三、服药注意事项
(一)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二)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牛羊肉及海鲜发物等;有不适感觉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三)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四)上述儿童用药物剂量以3-5岁儿童为宜,其他年龄儿童酌情增减。
(五)服药困难者,可以酌情加用糖或蜂蜜调味。
我院中医专家推荐预防方案:
一、中药内服方:
1.国家级名中医药专家张承周推荐方
/p>
*芪30g、金银花30g、柴胡15g、桔梗10g、木蝴蝶10g、甘草10g
用法:上述中药水煎服,日一剂,取汁ml,分两次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服中药期间忌食生冷、腥辣、茶叶等。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特别是平时体质虚弱、或年老体弱、容易外感人群,孕妇适用,婴幼儿适当减量。
2.名中医药专家曹志强推荐方:
*芪15g、桔梗10g、连翘10g、山豆根10g、炙麻*5g、生甘草5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三次
功效及适用人群:清热解*,预防流感、瘟疫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者。
二、中药外治方
/p>
香囊1组方:麻*、生石膏、桂枝、白芍、炙甘草、杏仁、细辛、干姜、清半夏、五味子、旋复花、生白术、竹叶、艾叶、升麻各等份。
用法:以上15味,各等量,共捣粗末,外裹纱布,装红色囊中,当胸佩戴。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
香囊2组方: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吴茱萸、藿香、佩兰、苏叶、薄荷各等份。
功效:芳香避秽,解*散寒。
用法:研粗末装包佩戴。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体虚易感者。
医院
潍坊医院
中医科-
中药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