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经问过家长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宝宝应该从几岁开始进行科学启蒙?
收到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应该从5、6岁开始学,如果宝宝太小的话根本听不懂;有的对宝宝的科学启蒙比较重视,觉得应该早一点,从3、4岁开始学。
但如果我说,宝宝一出生就可以进行科学启蒙了,你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我之所以会这么说,当然是有理由的。
首先,宝宝是生来好奇的。
在婴儿阶段,他会通过五感来探索一切——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人或事,用耳朵听声音,用嘴巴尝味道,用鼻子闻气味,用手和脚触摸物品。
当然,他也许并不知道其中的科学概念或原理,比如声音是因为振动产生的。但他能通过探索发现,每次碰一下物体时就会发出声音,打重一点的话声音会变大,这些经验都会深刻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等宝宝再大一些,探索科学的方式会随之发生变化,会通过尝试错误、反复操作、观察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比如拼图的时候,会通过反复观察、对比,最后把有关联的拼图正确拼到一起。
你看,宝宝其实一直在默默地探索科学,无论我们何时对他进行科学启蒙,都不会过早。
其次,生活中的科学其实是很简单的。
可能在我们的眼里,科学是复杂、高深的,但对宝宝来说,科学是观察、调查和探索这个世界的一切活动,比如在沙子里玩耍、用颜料调制颜色、在土壤里播种、研究虫子。所以,我们不用怕宝宝没法理解科学。
如果我们能尽早对宝宝进行科学启蒙,可以帮他养成很多良好的品格,包括好奇心、热情、有趣、勇于尝试、独立思考,这些将会伴随宝宝的一生,并始终发挥积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用感官探究的活动,能为宝宝今后系统地学习科学打下基础,同时还能促进大脑发育,让他变得更聪明。
2
给宝宝做科学启蒙,并不是说要给他灌输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关键在于从生活中启发他,让他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下面给大家列了一些平时适合和0~3岁宝宝进行的科学活动。
0~1岁:
▲观察一辆玩具汽车移动。
▲玩感官球。
▲摇晃可以发出不同声响的铃铛。
▲按下玩具上的按钮,让它发出声音或亮光。
▲外出散步,观察路边的树叶和花朵。
▲闻不同的气味。
▲看着物体在风中飘动。
▲感受吹向脸颊的风。
▲玩水。
▲躺着用脚踢或用手拍打物品。
1~2岁:
▲堆叠、嵌套物品。
▲搭建和探索硬纸板或泡沫积木。
▲用水将容器装满,然后再倒出来。
▲和大人一起来回滚球玩。
▲让球弹起来。
▲爬上游戏设施。
▲滑滑梯。
▲打鼓并感受它的震动。
▲玩仿真的塑料水果、蔬菜、动物玩具。
▲玩沙子玩具,比如大的勺子、铲子、筛子、漏斗。
▲在简易的斜坡或轨道上玩汽车和球。
▲玩戏水的玩具,比如桶、量杯、罐子、水轮。
2~3岁:
▲玩有关数字、形状和自然物体的木制拼图。
▲用硬纸板或软积木搭建与探索。
▲玩儿童厨房玩具。
▲弹起并接住球。
▲让球从倾坡上滚下,追上它并捡起来。
▲使用大的磁力棒。
▲使用大而结实的放大镜。
▲制作和探索感官瓶。
▲为小车和球搭建复杂的斜坡和轨道。
▲搭建复杂的桥和积木结构。
▲玩可以计数和排序的物品。
当然,生活中的科学活动远不止于此。平时可以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转转,比如观察地上的小虫,通过看、摸、压感受泥土的柔软度等。只要你多留心,就会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活动都可以帮宝宝打开科学之门。
3
和宝宝一起做科学活动时,我们可以借助下面三种方法,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科学。
?多说科学词汇
科学词汇其实很常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比如“上面”、“下面”、“穿过”、“移动”、“滑行”、“大小”、“重量”。平时和宝宝做科学活动时可以引入这些词汇,有助于加深宝宝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等宝宝对科学词汇有了一定理解后,我们还可以结合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宝宝搭了一个斜坡,拿着玩具车在上面滑动时,可以说:“原来你搭建了一个可以从上面通过的斜坡呀,小车从上面滑动下来好快速呀!”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引入了“搭建”、“上面”、“滑动”、“快速”这四个科学词汇。
?多提探究性问题
提问是最容易激发宝宝探索欲望的方式,能唤起他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你可以在科学活动中多对宝宝提探究性问题,包括“是什么”、“什么时候”、“为什么”、“在哪里”、“怎么样”,让他带着你的问题,寻找各种可能性。
如果宝宝的回答是错误的,不要急于打断、纠正他。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宝宝学会观察、思考并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
?借助科普绘本
科普绘本图片精美,文字易懂,宝宝更容易接受。通过科学绘本,宝宝可以了解很多从未接触、观察过的科学现象,比如恐龙究竟长什么样、地铁是怎么开动的、地底下的动物是怎么生活的等。
市面上适合0~3岁宝宝阅读的科普绘本有很多,下面给大家列了一些,你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进行选择。
书名作者/出版社《萌萌的科学:宝宝启智纸板书》露丝·斯皮罗《小白兔玩颜色》(WhiteRabbit‘sColorBook)艾兰·贝克尔《我的五种感觉》(MyFiveSenses)阿丽奇《宝宝摸一摸》(BabyTouchandFeel)DK出版社《美国国家地理:宝宝的第一本“为什么”大书》(NationalGeographicLittleKidsFirstBigBookofWhy)凯瑟琳·休斯《你是一只蝴蝶吗?》(AreYouaButterfly?)朱迪·艾伦《我爱虫子》(ILoveBugs)菲利蒙·斯特奇斯《在那高高的草丛里》(IntheTall,TallGrass)丹尼斯·弗莱明《快乐的动物宝宝》(HappyBabyAnimals)罗杰·普利迪《大和小:交通工具》(BigandLittle

hingsThatGo)丽贝尔·邦多尔
用上面这些方法和宝宝进行科学活动时,还要注意宝宝的安全问题。比如下面这些物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千万别给宝宝用:
▲弹珠、小球或包含细小零件、可能会引起窒息的物品。
▲有尖锐边缘和顶角的物品。
▲宝宝放入嘴后容易泄漏或破裂的物品。
▲绒毛、纽扣和其他装饰配件缝合不紧密的毛绒玩具。
▲打磨不够光滑、有开裂边缘的积木类玩具。
尽早对宝宝进行科学启蒙,其实就是在帮他提高未来的竞争力。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宝宝一直保持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动力,让他持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这是我们进行科学启蒙的目的所在。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啦,还有什么想问的,留言区告诉坤哥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