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末食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雪来 [复制链接]

1#
医院订阅哦!~

明天,我们将迎来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自小雪节气开始,在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前几日就有北方下雪而南方依旧高温的状况,正是小雪时节的典型风景。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

多睡觉,即是大补

小雪时节,自然界真正进入到万物收藏,人体也要养藏。“藏”对应的脏腑是肾,肾主藏精,通于冬气。小雪养生,贵在养藏、固精、益肾。而睡眠正是养藏的最好方法。

《*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天黑得早,人体也应该和天地一样,早睡晚起。早睡觉让阳气得到很好的休息。若时间允许,待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最好,此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令人头脑清醒。

随时补水,“谨防”内火

小雪过后,家里的供暖设备们也摩拳擦掌纷纷出动了,此时户外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回到家又是高温环境,散热不通畅,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

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常晒太阳,保暖护头

小雪过后,冷空气正式“大杀四方”,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即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护阳气,头顶,颈部都是重点保暖部位。

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另外,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温补养肾,益气护心

小雪时节,天气逐步向寒,寒为阴邪,容易损伤肾阳,同时由于气候干燥,人们普遍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些干燥,故此时宜多食一些温补益肾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腰果、栗子、山药等,但不宜温补太过,也要适当吃一些蔬菜、水果,像萝卜、梨子等以养阴润燥。小雪节气心脑血管病多发,为了预防此类病的发生,可常食山楂、黑木耳、丹参、三七等药食以避免血液黏稠,保护心脑血管。

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强、滋养全身细胞,是一种药效缓和的强壮剂,还可以健脾益胃。患有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

栗子

冬天的食补重点是肾,栗子被称为“肾之果”,具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的功能,很适合冬天人体的需要。栗子性温味甘,有补肾强筋、健运脾胃和活血的作用,老年人经常食用栗子可以治疗肾虚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烂等症状。

羊肉

羊肉在冬季食用对身体更为有益。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羊肉中铁、磷等物质的含量比其他肉类高,适于各类贫血者食用。

山药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冬天多食山药对身体大有补益,除了健脾补肺,更可补肾。

牛肉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冬日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补益佳品。

另外,小编也咨询了我院广兴堂国医馆的专家们,为大家带来三款冬季暖心药茶:

枸杞西洋参茶

材料:高丽参、西洋参、枸杞子、菊花

制法:取西洋参3片、高丽参1片、枸杞1克、菊花3朵用沸水焖泡十分钟即可饮用,可续水复泡,直至无味道,最后将药材一起吃掉。

功效:补气益气、养肝明目。高丽参属温性,西洋参属凉性。温凉互补,恰到好处。此茶适用于对于容易眼睛干涩的脑力工作者和不能立即适应冬季寒冷且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感觉气力不足,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

润肤养颜茶

材料: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制法:取适量上述药材放在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约10分钟即可服用,可续水复泡,直至无味道。

功效:养颜护肤,活血润肤,和胃养肝。此茶可以缓解女生冬季干燥肌肤,对肝脏和胃部有滋补功能,更可缓和紧张的情绪。

清喉利咽茶

材料:金银花、桔梗、木蝴蝶、麦冬等。

制法:取适量上述药材放在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约10分钟即可服用,可续水复泡,直至无味道。

功效:清热解*,利咽开音,生津润燥。由于冬季的天气干燥和寒冷,常会导致咽喉不适,如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饮用此茶可以缓解以上症状,尤其适合需要长时间说话的人饮用,可以在办公室多备一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一般我们知道咽喉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干呕、嗓子疼、痒、干等,这些其实都是西医为大家分析的情况,而中医又是如何解释咽喉炎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好浸久留之地。

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温病条辨》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当其冲感受温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正如《医宗金鉴》论喉痹的病理所说:"由肾阴久亏,相火上炎,消烁肺金,清肃之令不行"。

慢性咽喉炎只能用中药来治疗,慢性咽喉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因脏腑功能紊乱而引起热*郁积上浮咽喉所致,目前市场上治疗该病的中、西药效果都不是太好。

由于慢性咽喉炎的致病原因不同因而慢性咽喉炎患者每个人所表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因而,用同一种配方的药治疗所有类型的慢性咽喉炎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有哪个网站吹嘘用哪种单一配方能彻底治愈所有的患者,那就要提防点了。

春季天气反复,北方更是干燥又多风,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很容易就会患上咽喉炎、口腔溃疡等问题。

一.针对虚热体质的小伙伴,可以选取滋阴润燥降火的食材,如麦冬、天冬、沙参、玉竹、生地*、玄参、石斛、莲子、百合、雪耳、雪梨等。

1.玄桔草茶

材料

玄参10g,桔梗10g,生甘草10g。

方法

将上述药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

有滋阴降火、利咽消肿的作用,适合患有急、慢性咽喉炎的小伙伴,对付咽喉不适、咽痛、咽干、咽痒、声沙、失音等问题也是棒棒哒。

禁忌

泄泻者不宜饮用。

2.沙参玉竹雪耳汤

材料

北沙参15g,玉竹15g,雪耳15g,猪展4两,陈皮1角,幼盐少许。

方法

先将雪耳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净、备用;北沙参、玉竹、猪展、陈皮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在瓦煲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沸腾,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再次沸腾后,改用中火继续煲两小时左右,加入幼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有清燥润肺、滋阴清补的作用,可防止燥热性症状的出现。如有身体燥热、咽喉干痛、口舌生疮、口渴、鼻孔干燥、心烦气躁、虚劳烦热等都可饮用。

禁忌

伤风感冒患者不宜饮用。

二.针对实热体质的小伙伴,可选取清热泻火的食材,如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罗汉果、咸竹蜂、板蓝根、胖大海、鱼腥草、马蹄、绿豆、粉葛、白萝卜等。

1.蝴蝶花茶

材料

木蝴蝶10g,菊花10g,金银花10g。

方法

将上述药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

有清热解*、利咽消肿的作用,适合急、慢性咽喉炎,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咳嗽者。

禁忌

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2.马蹄茅根萝卜汤

材料

马蹄10个,新鲜茅根4两,白萝卜1个,瘦猪肉4两,生姜1片,幼盐少许。

方法

马蹄和白萝卜去皮,切厚片,洗净备用;新鲜茅根(可用干净水草捆绑成一扎一扎的)、瘦猪肉、生姜刮皮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沸腾,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待水再次沸腾时,改用中火继续煲两小时左右,加幼盐调味,即可以饮用。

功效

有清热解*、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的作用。如果出现热病烦渴、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胸膈翳闷不适、肺热咳嗽、痰多*稠、大便不顺畅、小便*赤、排尿涩痛等都可以饮用。

禁忌

身体虚弱、大便溏泻的人不宜饮用。

3、根治疗法:根治率很高的中医穴位贴根治法

中医穴位贴可根治咽喉炎症状,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一症一方现配药贴,针对穴位直接贴上。

穴位贴机理:佛医除病讲究辨症施医,断除根源,对于咽喉炎,根本的病因在于邪*积聚喉核,除表症应消肿止痛,化解喉核积聚肿块,经络血液运行通畅则疼痛消失;除病根应拔*生肌,彻底祛除淤积邪*,修复咽喉黏膜破损上皮黏膜组织,从而在根本上康复咽喉炎,恢复其免疫功能,杜绝复发。

咽炎可尝试中医穴位药贴法根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