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分配系统将按病情轻重排序
患者需定期检查
央广北京9月1日消息(陈亮
冯会玲)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今天开始,《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正式施行。按照规定,全国范围内已批准开展人体器官移植项目的165家医院,都必须用电脑系统对公民身故后捐献的器官进行分配。
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由潜在器官捐献者识别系统、器官捐献登记及器官匹配系统、器官移植等待者预约名单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分别由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器官获取组织也就是OPO
、移植医院来使用。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副主任王海波说,将患者列入系统的等待名单,是系统操作的第一步。
王海波:全国现在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是164家,接受系统分配器官首先第一步就是由这些医院医生,将这些等待者列入国家的等待名单里面,这样病人才有机会接受到系统分配里边的器官,对患者来说,要给你的医生讲,把我列入等待名单是患者的权利,如果患者没有被列入等待名单,他就被剥夺了分享器官的权利。
根据新出台的规定,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部门必须在国家卫计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或多个由人体器官移植外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及护士等组成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取完器官,相关资料会录入器官捐献登记及器官匹配系统。王海波说,几秒种后,系统自动连接器官移植等待者预约名单系统,从中挑选出适合这个器官的等待患者名单。排名先后,按照晚期肝病模型的得分情况为例,分值在6分~40分之间,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
王海波:排序是基于医学需要,排首位的是患者的医疗紧急度,看患者的病情多重,由客观的指标来衡量,这个客观指标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过期就无效了,所以患者除了第一次被列入等待名单以外,还要回到医院检查,如果不进行检查,根据系统的设置会被自动降分,医务人员应该提醒患者,大概多长时间查一次,看病情是加重了,还是好转了。
鉴于之前美国、香港都曾发生过捐献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王海波说,我国的系统在流程上进行了严格设置。
王海波:我们的系统在流程上要求数据输入协调员是护士或医生,在输入的时候,要有两个人在不同时间输入两个检测结果,进行交叉检验,来确认取信的结果是准确的。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如何确保系统不被人为操作,分配绝对公平?对此,王海波说,系统中的患者名单只有编号以及对方医院的24小时联系电话,并没有关于患者身份、职业等具体信息的记录。如果谁想冒险,那将面临很大风险。
王海波:技术平台有一个技术叫做痕迹保留,在这里,任何人做的操作全部被记录下来,他可以去造假,但是造假成本很高,他要撒一系列的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处罚也非常重。(原标题:器官分配系统将按病情轻重排序
患者需定期检查)